
近日,煙臺市公安局成功破獲一起公安部督辦毒品案件。截至目前,該案共抓獲涉毒違法犯罪嫌疑人員109名,繳獲致幻類毒品裸蓋菇4195.8克、毒蘑菇巧克力827.88克、大麻1468.89克、大麻巧克力30.08克。一舉摧毀了一個輻射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集種植、制造、販賣于一體的網絡制販毒團伙,切斷了一條美國向我國境內走私毒品的通道。該案也是目前國內單案繳獲毒品裸蓋菇數量最大的案件。
種植大麻小案成重要線索
“有人在煙臺市開發區某偏僻處種大麻。”2019年7月,煙臺開發區公安分局禁毒大隊辦案民警收到線索后,到現場查處了14株大麻,控制了多名嫌疑人。
種大麻的李某,20多歲,吸食大麻一年多,由于大麻不好買,便萌生了自己種的想法。隨著民警深入調查,圍繞在李某周邊的涉毒人員漸漸浮出水面。緝毒民警順著這條線追到了販賣大麻的嫌疑人,當民警趕到時,嫌疑人剛剛被杭州警方抓獲。
民警在偵辦過程中,發現這群涉毒人員還吸食一種蘑菇外形的新型毒品——裸蓋菇,涉毒圈內稱之為“金老師”。吸食大麻的人也將“金老師”當大麻的替代者。
裸蓋菇中含有的毒品成分賽絡新和賽洛西賓,是國家管制的一類精神藥品,醫學上用于麻醉手術。毒品裸蓋菇致幻性強,短時間內能迅速作用于人的神經系統,使人對周圍感知無限放大,極易產生沮喪、悲傷甚至憤怒的情緒。
它從哪里來?背后的人是誰?緝毒民警抽絲剝繭向上追蹤,經過一年多的“潛心經營”,終于摸出了一個以青少年為主要消費群體,通過互聯網進行毒品交易,涉及新型致幻類毒品裸蓋菇、大麻、LSD(郵票)的特大制販毒網絡。
為吸引青少年偽裝成巧克力
網名叫“覺醒擺渡人”的米某進入緝毒民警視線。米某行蹤不定,從來都不與下家見面,全程通過非法平臺交易。循著線索,民警摸清了米某的行蹤軌跡,決定迅速收網。
2020年6月至8月,煙臺市公安局組織警力100余名,在外省市公安機關協助下,開展第一批次收網行動,先后在新疆、云南、上海、江西、四川、湖南、貴州、山東等地抓獲涉毒違法犯罪嫌疑人36人,打掉制造毒品裸蓋菇的窩點一處,繳獲毒品大麻、裸蓋菇及制毒工具一宗。
米某在廣州打工期間,接觸到了大麻和裸蓋菇。他購買裸蓋菇后自己培育出菌種,生產后向外銷售。“他專門租了個房子培育裸蓋菇,裸蓋菇長好后用機器烘干,再通過快遞郵寄給下家。”民警稱,他發的快遞中裝著很多紅棗,當中就夾雜著毒品裸蓋菇,一般人很難辨別。
裸蓋菇每克售價為50元,經過層層倒手,每克能賣數百元。
為改善食用毒品裸蓋菇的口感,吸引那些好奇心強、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青少年,米某網購制作巧克力的材料,將曬干的裸蓋菇磨碎后與普通巧克力混合,偽裝成外觀精美的巧克力進行販賣。
民警表示,毒品裸蓋菇變身毒巧克力,這也使得改頭換面后的毒品裸蓋菇成為音樂派對、夜店中的“新寵”。
以虛擬貨幣作為支付手段
不少涉毒人員不僅吸食裸蓋菇,還購買、販賣大麻、LSD(郵票)等。煙臺警方通過對販毒網絡的交易平臺進行數據分析,專案組民警發現了一條由美國向我國境內走私大麻的通道。
2020年9月,專案組與煙臺海關緝私局聯合行動,先后在上海、甘肅、遼寧、云南等地抓獲6名走私毒品犯罪嫌疑人,繳獲利用境外非法交易平臺從美國走私至我國境內的毒品大麻1200余克。
2020年11月3日,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警方發起全國集群收網行動,成功實現了“打團伙、摧網絡、抓毒梟、斷通道”的作戰目標。目前,通過集群作戰已抓獲涉毒人員109人。
民警表示,該案以國外非法網站為交易平臺,以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為支付手段,通過物流寄遞渠道進行毒品販賣,犯罪手段新穎,跨境販毒特點突出。
該案是煙臺警方近年來偵辦的一起典型的互聯網新型毒品案件。“具有涉案毒品類型新、人員年輕化、互聯網平臺交易等特點。”緝毒民警稱,毒蘑菇碰不得,吸食過量后會使人出現嘔吐、腹瀉、大量出汗、血壓下降、哮喘、急性腎衰竭、休克等癥狀,甚至產生嚴重幻覺,進行自傷自殘甚至自殺等肇事肇禍,對青少年危害性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