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浙江濕熱多雨,但置身于北京京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京誠
靈芝)龍泉基地卻讓人頓感清涼許多,周圍山水環繞、林木茂盛,空氣清新。在覆蓋著黑色遮陽網的大棚里,一排排朵型完整的靈芝像在田地里撐開的一把把小傘,長勢喜人,工作人員正在給靈芝套筒。“這批靈芝是用的‘滬農靈芝1號’
菌種,長在青岡木上,仿野生栽培,特點是產孢量大,其孢子粉多糖和三萜酸含量能穩定在2%以上,你看周圍白色的生長圈,馬上要噴孢子粉了。”京誠靈芝負責人、靈芝非遺傳承人馬傳貴告訴記者, “套筒是采收孢子粉用的,孢子輕微,直徑不足六微米,套筒采收純度高、活性強。早下田的兩批靈芝已經采摘、烘干、打箱,正準備出口日本。”
靈芝作為傳統的滋補珍品,我國最早的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有效無毒的“上上品”,也是《本草綱目》記載的唯一入五臟的本草。靈芝性味平和,靈芝孢子俗稱靈芝的種子,凝聚著靈芝一生的精華,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孢子粉在防治腫瘤、保肝護肝、改善睡眠、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有良好的功效。以靈芝為代表的食
藥用菌產業具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等特性,如今,靈芝以其營養、滋補、藥用三重效用和較高的性價比,成為家庭日常保健和禮品饋贈的優選,占據了滋補品的半壁江山。“在蓬勃發展的天然健康產業中,食藥用菌取材于自然,具有藥食同源的屬性,符合‘人類回歸大自然’的潮流,具有可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潛力。”到基地考察的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健康產品產業分會副會長、北京非遺中心副主任王如良對記者說。
靈芝作為從一種成功從野生馴化成家種的名貴中藥材,在我國南北方均有廣泛種植。其中,龍泉作為“中華靈芝第一鄉”、聞名世界的“中國核心靈芝產區”,有著豐富的真菌和歷史文化資源,以其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及良好的氣候、土壤條件,非常適宜靈芝生長。靈芝在龍泉當地已成為富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之一,2018年產干芝2500噸,靈芝孢子粉1200噸,產值達3.4億元,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正是由于良好的自然條件,以及標準化的科學管理,“龍泉靈芝”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稱號。在“龍泉靈芝”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的同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靈芝企業到龍泉建立基地,京誠靈芝就是其中的一家。據悉,京誠靈芝以“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的創新模式,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造就了質地極佳的龍泉精品靈芝——京誠靈芝。馬傳貴對記者表示,龍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之非遺生產傳統,輔助以科技創新,使京誠靈芝朵大圓整、肉厚、色澤好、結構致密、孢子飽滿、提取孢子油得率高。據了解,京誠靈芝在專注生態靈芝培育和孢子粉生產的同時,也積極弘揚靈芝文化,普及菌物知識,先后創作了“孔雀開屏”“五梅迎春”“靈鶴延年”“魚躍龍門”“十二生肖”等靈芝工藝品,以及靈芝如意中國結、水晶靈芝等文創產品。目前,京誠靈芝正依托中醫藥健康驛站,積極開展靈芝文化、非遺技藝、健康知識進校園、進社區活動。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以及健康觀念日益深入人心,靈芝產品作為醫療保健、改善體質、提高免疫的極佳產品被更多人所接受。有數據顯示, 我國以靈芝為主要原料的養生保健產品已超過500種,以靈芝為原料的藥品有100多種,靈芝產品的銷售額已超過100億元。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靈芝及其
食用菌相關產品被中醫藥界權威人士推薦為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營養補充劑。
王如良說:“靈芝是中國醫藥學的瑰寶,也是中華文化史上的特殊標記,未來,我們會以五千年的靈芝文化和科技創新作為兩翼,促進靈芝產業發展,助力健康中國,讓世界共享中國靈芝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