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別斯托別鄉阿合西村黑木耳創業就業基地種植的100畝林下黑木耳眼下已陸續進入采收期,這一產業有力地促進了村民增收。
8月21日,記者在基地看到,核桃樹下分布了兩排密密麻麻的菌包,菌包上長滿了黑木耳,上面拉著防曬遮陽網,工人正在為菌包噴水保持濕度,在一旁的晾曬區里的黑木耳個頭大、品相好,有幾名工人正在翻動黑木耳進行晾曬。在村民眼里,眼前的一袋袋菌包就是“金疙瘩”。
村民謝英美家有5口人,她和丈夫承包了30畝地,在基地工作快兩個月了,現在負責摘黑木耳和晾曬黑木耳,平均每天也有100多元收入。加上種地,一年有4萬余元收入。謝英美說,在這里既可以打工掙錢又可以照顧家,工作也不累,平均每個月有二三千元的收入,中午基地還管一頓飯,她十分喜歡目前的工作。
2018年,新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駐阿合西村“訪惠聚”工作隊和村“兩委”集思廣益,向群眾征集致富點子,經多方咨詢和市場調研,確定了以產業脫貧為抓手,當年試種的20畝黑木耳喜獲成功。這兩年,村集體又籌資80萬元和村里的致富帶頭人成立了新源縣鑫淼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利用100畝集體林地,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帶動了23名當地群眾就業,如今黑木耳林下種植擴大到了100畝。
黑木耳種植基地技術員李作云說,他們從東北引進的林下黑木耳,一年可采摘兩茬,從菌包到產出木耳,60天左右便可采摘,每個菌棒預計可產出1.5公斤黑木耳,而在當地,每公斤干木耳可以賣到200元,預計今年的收入在20萬元左右。
該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張紅波說,工作隊為黑木耳種植提供便利,組織村民在黑木耳基地就業務工,同時在電商平臺宣傳和銷售黑木耳,并通過郵政部門和后盾單位積極幫助拓展黑木耳的銷售渠道。目前,鑫淼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業務主要涉及農產品、農資銷售等,另外還通過6個棚圈的承租等方式增加收入,村集體由原來的5萬元增加到了現在的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