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月,易門食用菌市場生產、銷售迎來高峰期,依托特色旅游、訂單銷售等方法,各大食用菌生產基地和加工企業不斷開拓交易市場,食用菌產業發展再添一把火。
隨著易門“一日游”的興起,近段時間,易門橋菌香種植專業合作社的仿野生栽培基地里,破土而出的平菇、榆黃菇、人工牛肝菌等各類菌子每天都吸引來不少游客。基地90%以上的菌子用于鮮銷,其余做成干貨,供不應求。據橋菌香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生產負責人蔡發明介紹,現在每天來基地參觀游玩的游客,最多的時候能有1000多人。
合作社成立以來,加大建設優質人工食用菌試驗示范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探索食用菌采摘體驗、旅游觀光,實現產供銷一條龍。
整個生產流程都是由合作社來做,每天的產量在五噸到六噸,銷售額在二萬五六,再加上這段時間旅游觀光一萬多,基本每天(收益)達到三萬多元。
在興昊食用菌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3℃的低溫環境下對牛肝菌進行切塊,公司收到的這批歐洲訂單一共44噸,將于8月4日交貨。目前正在進行初加工,隨后還要按照客戶的要求,分選分級進行包裝。
6月到9月是牛肝菌上市量最大的時候,公司分布在全省的七八個收購點都在忙于收購加工,為訂單做好充足準備。雖然才成立一年多,但作為集野生食用菌收儲、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公司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多種野生食用菌系列產品,部分產品出口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按照今年的訂單,按照客戶需求,進行加工。預計今年下半年野生菌牛肝菌類收到800噸,預計下半年食用菌產值1500萬美元左右。
近年來,易門縣大力實施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大力提升食用菌產業規模化、專業化、綠色化、組織化、市場化水平。目前,全縣已培育食用菌加工龍頭企業6戶、食用菌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19個、“包山養菌”森林人家31個,年食用菌交易量7000多噸,綜合產值達6.9億元。
食用菌產業作為易門的一縣一業,易門縣財政每年預算500萬資金,作為產業發展資金,用于對生產企業,種植戶,合作社等新型生產主體的扶持,通過我們的扶持,預計到2022年食用菌的綜合產值達到15億元以上,食用菌的產量產值保持全省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