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現村村有產業、戶戶有增收,黔西縣中建鄉普蓋村始終將產業發展抓在手,并于近日在貴州豐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購買1萬株紅托竹蓀菌包,在“五一”假期搶抓鋪設,目前,第一批紅托竹蓀菌包已鋪設完畢。
此次中建鄉紅托竹蓀栽培地點在普蓋村沙樹坪組,采取“支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模式生產經營,培植基地全部為林下培植,基地內松柏林立、樹木高大,是天然的紅托竹蓀培植優選地。
“紅托竹蓀市場價一般在50到80元一斤,生長周期2到3個月,生長控溫15度到30度之間,適應性強,本次投入的紅托竹蓀總產值預估在15萬元左右。”中建鄉普蓋村支部書記李榮樂說,“紅托竹蓀采取的林下培植模式,既不占耕地、也不占良田,主要成本是菌包和人工管護費用方面。”
李榮樂介紹,普蓋村是該鄉紅托竹蓀示范種植點,下步將逐步擴大種植面積,實現增加村集體經濟的同時,為村民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在銷售方面,普蓋村培植的紅托竹蓀主要通過“走進中建”小程序銷售,依托中果河4A景區和月亮灣3A景區,以游客為主要銷售對象,普蓋村紅托竹蓀項目旨在通過示范性培植探索食用菌產業,拓寬村民致富路子,實現農旅融合,讓農產品搭乘旅游“快車”提高附加值的措施之一。
據悉,普蓋村紅托竹蓀是中建鄉繼羊肚菌、赤松茸之后的第三菌,羊肚菌采收于冬春之際,赤松茸在春夏間,紅托竹蓀在氣溫、水土適宜下四季皆可種植,自此,中建鄉全年食用菌種植模式基本形成。
此次中建鄉紅托竹蓀栽培地點在普蓋村沙樹坪組,采取“支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模式生產經營,培植基地全部為林下培植,基地內松柏林立、樹木高大,是天然的紅托竹蓀培植優選地。
“紅托竹蓀市場價一般在50到80元一斤,生長周期2到3個月,生長控溫15度到30度之間,適應性強,本次投入的紅托竹蓀總產值預估在15萬元左右。”中建鄉普蓋村支部書記李榮樂說,“紅托竹蓀采取的林下培植模式,既不占耕地、也不占良田,主要成本是菌包和人工管護費用方面。”
李榮樂介紹,普蓋村是該鄉紅托竹蓀示范種植點,下步將逐步擴大種植面積,實現增加村集體經濟的同時,為村民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在銷售方面,普蓋村培植的紅托竹蓀主要通過“走進中建”小程序銷售,依托中果河4A景區和月亮灣3A景區,以游客為主要銷售對象,普蓋村紅托竹蓀項目旨在通過示范性培植探索食用菌產業,拓寬村民致富路子,實現農旅融合,讓農產品搭乘旅游“快車”提高附加值的措施之一。
據悉,普蓋村紅托竹蓀是中建鄉繼羊肚菌、赤松茸之后的第三菌,羊肚菌采收于冬春之際,赤松茸在春夏間,紅托竹蓀在氣溫、水土適宜下四季皆可種植,自此,中建鄉全年食用菌種植模式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