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廢菌袋變廢為寶 黑龍江東寧推進黑木耳產業綠色發展


    【發布日期】:2018-11-02  【來源】:中國網財經
    【核心提示】:2017年,東寧綜合利用菌糠4億袋以上,其中燃料化利用2.9億袋以上,肥料化利用1.6億袋以上,綜合利用量占總量的45%。
      黑龍江省牡丹江東寧市是全國最大的黑木耳生產基地,年生產規模12.5億袋,產量約占全國1/10,帶動4萬余戶菌農致富,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中國黑木耳第一縣”稱號。
      隨著黑木耳產業繁榮發展,東寧市一年產生約25萬噸廢棄菌袋,隨意丟棄,不僅破壞鄉村美景,而且嚴重污染土壤和水源。為破解這一難題,近年來,東寧大力開展廢棄菌袋回收綜合利用,蹚出了一條黑木耳產業綠色發展之路。
      黑木耳的生長離不開水,流經東寧大肚川鎮團結村的佛爺溝河兩側,分布著大量木耳種植區。這里曾經是廢棄菌袋污染“重災區”。
      “那時候,岸兩側都堆著一人多高的菌袋,河道里也飄著一層,水是暗紅色的,不要說人吃了,就連喂牲口都不敢用。”家住河邊的李松君,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當時的污染情況。
      大肚川鎮大肚川村農民朱永霞說,以前大道上、河里哪兒都是菌袋,大家也都知道這玩意兒污染環境,但不扔也沒招啊。
      看著日益惡化的環境,東寧市農業局副局長趙清發坐不住了,他走遍了所有木耳種植區,發現這樣的重點污染區域共有29處。“更要命的是,菌袋年年生產年年疊加,廢棄菌袋總量巨大、越來越多。”趙清發說。
      2012年,東寧成立了廢棄菌袋污染治理領導小組,正式向廢棄菌袋“宣戰”。
      東寧以行政村為單位建立菌袋集中存放場,要求做到“四有”:有標牌、有圍擋、有出口、有專人管理。目前,已建成65個,實現了對全市行政村的全覆蓋。
      集中堆放只能治標,將廢棄菌袋變廢為寶才能治本。廢棄菌袋由外包裝塑料皮和菌糠組成,東寧對此“各個擊破”。
      目前,東寧已建成廢棄塑料再生企業2家。其中,東寧市東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1年處理廢棄菌袋1億袋,可生產塑料顆粒200噸左右。公司總經理李松君說,塑料再生顆粒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耐寒性、化學穩定性,市場好,不愁賣。
      對于菌糠,東寧多措并舉,讓其變廢為寶。東寧將菌糠造粒壓塊,替代燃煤作為炊事、采暖燃料。黑龍江新思再生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經理張寧介紹,去年他們處理了7000萬個廢棄菌袋,生產燃料800噸,滿足了市內一個15萬平方米小區的采暖需求。東寧現有固化燃料企業9家,年消化利用廢棄菌糠1.5萬噸。
      廢棄菌糠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非常適合作有機肥,用于綠色有機作物生產。東寧的2家生物質有機肥企業,1年可處理廢棄菌袋4萬噸。
      2017年,東寧綜合利用菌糠4億袋以上,其中燃料化利用2.9億袋以上,肥料化利用1.6億袋以上,綜合利用量占總量的45%。
     
    關鍵詞: 東寧市 黑木耳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至县| 潼关县| 浪卡子县| 白山市| 大新县| 长寿区| 大竹县| 陇南市| 宜兰市| 伊吾县| 临漳县| 罗江县| 蕉岭县| 宜城市| 四平市| 永修县| 青龙| 马尔康县| 茶陵县| 台北市| 泸溪县| 深水埗区| 湖州市| 双柏县| 禄劝| 保定市| 通渭县| 商南县| 宽甸| 林芝县| 平昌县| 原阳县| 开平市| 泸州市| 沂南县| 通州市| 南城县| 武夷山市| 枞阳县| 遵化市| 长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