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慶元香菇小鎮,鮮菇的外包裝會被貼上一張“二維碼”。消費者只要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顯示鮮菇的品種、上市時間、生產單位、聯系方式、責任人、配送單位等追溯信息。
“這樣二維碼信息原本是為了保障食品安全,讓消費者買得放心。現在它的功能讓慶元香菇有了‘原產地價’,不再出現菇價波動,傷害菇農種植積極性的現象。”香菇小鎮鮮菇區管理人員介紹說,因為全國各地市場上的香菇冒充慶元香菇品牌太多,魚龍混雜,真假難分,導致慶元香菇原產地優勢難以顯現。現在,這些煩惱都隨著二維碼的出現而消失。
“這一兩個月是鮮菇最多的時候。”鮮菇經營戶范少付忙得不可開交,他每天都要收購2000多公斤鮮菇,最多一天要收購5000公斤。從每天早上7時開始,菇民們陸續從四面八方涌進鮮菇交易區內,把一筐筐鮮菇運來,范少付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后,完成交易。
從事鮮菇交易已有20多年,范少付在香菇小鎮購銷鮮菇也有4年多時間。據介紹,每年冬季都是鮮菇采收旺季,每一季他都要收購10多萬公斤的鮮菇,銷往杭州、上海等大城市。
但由于全國市場上仿冒慶元香菇的出現,慶元原產地香菇無論是經濟效益、生產規模都受到了較大的市場沖擊。鑒于此,2017年初,慶元縣就啟動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作,慶元香菇實現了“二維碼”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鮮菇價格隨之水漲船高,原產地香菇因此“逆襲”香菇市場,“菇賤傷民”的現象得到根本性遏制。范少付告訴記者,今年鮮菇價格行情向好,菇農們心里樂開了花。
“我們每一天都這么早,早上天沒亮就起床了,現在已經采了兩萬袋左右。”松源街道薰山下村的菇農柳恒花與丈夫李朝生在菇棚里一邊采菇一邊說。
外地客商吳先生剛買了范少付手里的鮮菇,他告訴記者,慶元香菇品質更高,只要確認是本地產,再貴的價格他也會出手購買。
據了解,慶元鮮菇除了銷往國內沿海各大城市外,還通過廣州、深圳等大公司銷往香港、澳門、泰國、越南等地。截至目前,慶元香菇市場內共有從事鮮菇交易大戶13家,鮮菇收購價比往年同期相比上漲約30%,鮮菇銷售量也實現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