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十一五、十二五863項目人工培育北冬蟲夏草(蛹蟲草)通過驗收。項目承擔單位上海國寶企業發展中心20多年來堅持深入科研,在北冬蟲夏草的成果研發、產品產業化、市場化等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我國野生蟲草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資源保護以及大規模滿足市場需求做出了貢獻。
我國是野生蟲草資源的主產國和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認識和應用蟲草的國家,可追溯的歷史約有二千多年。
自古以來,蟲草作為珍稀名貴滋補中藥材,與人參、鹿茸一起被列為我國中藥“三大寶”。但是,作為中國特有資源,蟲草在開發、利用和替代上,缺乏現代社會的語言和符號。至今為止,野生蟲草產品還只是多為原料或粗制品,應用水平幾乎千年不變;對野生蟲草工廠化產品及制劑以及特有活性成分,缺乏引領產業發展的標準以及龍頭企業,因此導致對外缺乏高層次、高水平的交流、對話和合作;并且對蟲草和蟲草特有活性物質開發研究的知識產權、菌種和主要核心技術,也缺乏有效保護。
因此,“十一五”國家科技部提出了“北冬蟲夏草人工替代品規模化生產關鍵技術的研究”,并在“十二五”提出了“珍稀藥用生物替代品規模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的兩項“863計劃”課題,課題均由上海國寶企業發展中心承擔。課題指標明確將蟲草特有活性物質“蟲草素”和“蟲草多糖”作為項目產業化技術考核主要指標。特別在“十二五”的863計劃課題中,十分明確地提出:課題目標是圍繞珍稀、藥用生物替代品規模化生產進行關鍵技術研究,并進行產品研發;建立并完善我國特殊食藥用真菌野生冬蟲夏草代替品,北冬蟲夏草等菌株改良關鍵技術和冬蟲夏草等珍稀真菌的重要功能組分的提取、分離、純化以及化合物的結構解析技術,高效獲得單體化合物;篩選高效積累蟲草素和蟲草多糖等特殊活性物質的優良新菌種,并進行蟲草素和蟲草多糖深度開發研究,重點開發屬北冬蟲夏草素抗癌活性的臨床研究。
全世界蟲草有幾百種,但最有營養與藥用價值的是我國的冬蟲夏草與北冬蟲夏草。冬蟲夏草是一條蟲一根草,北冬蟲夏草是一個蛹一根草,這二者的有效成分,例如:蟲草素、腺苷、蟲草多糖、蟲草酸,十八類氨基酸等,都基本相似,甚至一致。課題要求創制一種在有效成分及功效上接近和超越野生蟲草,特有活性物質優于野生蟲草且無毒無害的資源替代品。項目要求達到的指標是實現北冬蟲夏草的規模化生產,達到年產100噸干子實體,菌種優化率達到70%,蟲草素含量達到1.2%,蟲草酸含量達到5.5%,蟲草多糖達到9.5%。
上海國寶企業發展中心承擔國家“863計劃”課題的10年來,始終以工廠化培育北冬蟲夏草子實體替代瀕危的野生蟲草資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現工廠化大規模培育關鍵技術重大突破為重點;以規模化高純度蟲草素制備技術的探索與開發為核心,建立以標準、專利、關鍵技術與專用技術為產業化要素和核心競爭力;開展以國家藥典規定的蟲草功能、主治、用途和功效研究,對工廠化培育的北冬蟲夏草子實體和蟲草素展開藥學、藥理、毒理等方面臨床前的相關研究。
在實現北冬蟲夏草(蛹蟲草)子實體工廠化培育的關鍵技術重大突破過程中,上海國寶企業發展中心完成了近三百代的菌種選育;培養劑、營養液的優化組合,培育器皿和培養條件的研究;生長周期質量標準和轉化率的控制;自動化與智能化生產方式的探索等方面初步研究;質量標準、工藝規程、操作方法與控制辦法等管理條例及制度的制訂;根據GMP規范要求,建立起了可年產60噸,蟲草素含量≥1.2%、蟲草多糖含量≥15%的北冬蟲夏草(蛹蟲草)子實體干品的原料基地。
研究成果經生物學、組織學和基因序列測定,證明是北蟲草子實體(蛹蟲草);研究成果的質量經SGS、NSF認證公司、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及國家興奮劑檢測中心等權威機構長期跟蹤,以及對產品十二大類555項項目質量的嚴格檢測證實:工廠化培育的北蟲草子實體與天然蟲草和蛹蟲草在主要化學成分和基本營養與藥理作用相似,主要活性營養成分完全達到和超過野生蟲草,各類氨基酸多達二十個,各種微量元素和有機物質極為豐富;且無農殘、重金屬超標或三致等毒副反應,可持續地大規模工廠化培育。
就國家“十二五”863計劃中還提出開展北冬蟲夏草和蟲草素抗腫瘤活性研究,上海國寶企業發展中心會同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院校及所屬單位,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和項目委托等方法,針對危害廣大人民健康的惡性疾患及亞健康等方面,展開了工廠化培育的北蟲草子實體和蟲草素的臨床前初步研究和動物實驗,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例如,課題組在研究中發現:蟲草素具有成藥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的優點,完全可以成為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新藥的研發方向。
據了解,該項目的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家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三十篇;在可以公開的相關范圍內申報專利三十項,已獲得十五項國家專利的授權;并建立了首個工廠化培育蟲草制劑的指紋圖譜;工廠化培育的北冬蟲夏草子實體和蟲草素都已建立“企業標準”,并報地方政府備案。
2017年8月,國家科技部下達了“863”計劃北冬蟲夏草項目驗收結論書,驗收專家組指出:該課題篩選出穩定性強、生物轉化率高的北冬蟲夏草菌,并對蟲草中活性成分的生產工藝進行了優化;產生了一定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該課題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了相關論文,培養了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并為企業培養了產業化所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