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
食用菌協會會長常瑩赴合肥、淮南、安慶等地調研食用菌產業扶貧工作,在肯定地方對食用菌產業扶貧積極性高、菌企菌農互動性強、部分扶貧點成效明顯的同時,針對這項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食用菌產業扶貧要堅持市場導向,突出綜合效益,在精準扶貧上做文章。
常瑩指出,在全國食用菌產業扶貧風起云涌的同時,
食用菌工廠化也在快速推進,智能化、設施化食用
菌種植加快普及。在此情況下,大路貨食用菌產能過剩問題必須引起重視,防止出現“棚里種的好,市場賣不掉”的現象,影響食用菌產業扶貧的效益。
“食用菌產業扶貧應防止盲目發展,防止只管種、不管賣,防止只發展大路貨。一定要看準市場,科學發展,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持續脫貧”常瑩表示。她建議,一要對食用菌產業扶貧規劃進行科學論證,力求準確把握好品種選擇、市場需求、發展效益測算;二要高度重視市場營銷,地方要引導承擔食用菌項目扶貧的企業與扶貧合作社、扶貧農戶簽訂產品銷售合同,把產品銷售與扶貧項目驗收掛鉤;三要重視發展食用菌
電商,向碭山那樣由政府出面,引導電商與食用菌扶貧點建立協作關系,并且
培訓貧困農戶學會網上營銷;四要因地制宜發展
藥用菌產業,發展功能性食用菌種植,避免同質化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