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嘉興桐鄉市科技局獲悉,聯翔食用菌有限公司雙孢蘑菇培養料標準發酵隧道已于近日正式投產運行。該技術主要將稻草粉碎后添加畜禽糞便等輔料通過發酵生產雙孢蘑菇栽培基質,可年利用稻草等秸稈1萬噸,將緩解石門鎮及周邊鎮稻草的綜合利用難題,提高秸稈附加值,增加農戶收入,同時,可消納畜禽糞便,滿足生產用基料,達到年產綠色農產品要求的雙孢蘑菇2000噸以上的生產能力,推動了廢棄物合理使用的生態循環農業建設,構建了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
項目負責人表示,這一項目是針對我國高端雙孢蘑菇工廠化由于投資大、生產運行成本高,紛紛虧損倒閉的現狀而產生的,為了加快縮小與國外發達國家雙孢蘑菇工廠化生產水平的差距,提高雙孢蘑菇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來促進雙孢蘑菇產業的發展,項目引進應用了國內外先進實用雙孢蘑菇工廠化設施裝備,集成開發了與我國條件相適應的雙孢蘑菇工廠化生產技術體系。
通過項目實施,聯翔公司平均每期蘑菇培育周期54天,單位菇房實現年栽培6次,菇房實現了單位面積年產量160多kg/m2。公司自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底,12000平方米菇房累計生產雙孢蘑菇1600多噸,實現銷售收入1000多萬元,經濟效益顯著。
據介紹,該項目技術淘汰了傳統的、落后的雙孢蘑菇生產方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實現了生產周期不使用農藥,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單位菇房實現年栽培6次,大大提高了單位產出能力,形成了優質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公司投資160多萬元建設了兩套栽培基質發酵隧道,形成了栽培基質自產能力,通過與周邊規模農業經營主體簽訂水稻秸稈、畜禽糞便收集和運輸服務協議,至2017年7月底利用稻麥秸稈5000多噸,畜禽糞便1900多噸,直接帶動農戶增收300多萬元,也實現了對農業廢棄物資源的集約化處理。同時廢菌渣用于果園、苗木等作物做肥料進行綜合利用,對推進石門鎮生態農業綜合循環利用具有積極意義,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