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的五月,亞布力林業局寶山林場迎來了食用菌產業升級發展的春天。這是備受林場職工群眾關注的日子,更是種植戶備受鼓舞的日子,由亞布力林業局引進的液體菌種接種和微波滅菌技術項目成功落戶寶山林場食用菌科技示范園區,為林場職工群眾成功開拓出了又一條富民之路。
政策引路唱響食用菌產業發展“主旋律”
2012年,亞布力林業局在寶山林場建立起了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這不僅推動了林區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還為發展食用菌產業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更加激發了寶山林場決策者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幾年來,他們乘著林區轉型發展的東風,認真貫徹全省森工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局黨委提出的“生態立局、產業強局、民生安局”的發展戰略,繼續加大食用菌產業發展科技示范區的投入力度,形成以政策引項目、以科技作支撐、以項目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從而促進食用菌經濟產業化的發展,示范帶動職工群眾更好更快發展食用菌產業。
“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一次產業發展工作推進座談會上,局長任立權與到會的相關部門領導說到:“由于土地資源少,林下資源豐富,我們局就要在多種經營上搞突破,現在林區產業轉型無疑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發展商機。我們應該在‘一場多業’上下功夫,延長產業鏈,掀起全黨創業、全民創業、全社會創業、領導干部帶頭創業的熱潮。如今,我們局種植養殖業已撐起全民收入的半邊天,今后,我們還要堅定不移地充分發揮我們種養業傳統優勢和交通便利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生態豬、森林食品、寒地漿果產業,因地制宜,走出一條符合林區發展實際的特色經濟路子。”
說到做到!干事雷厲風行是亞布力林業局新一屆領導班子呈現給職工群眾的最深印象。為了職工群眾能多創收,盡快地過上小康生活,為此,亞布力林業局黨政領導多次到外地考察、多次深入到山上林場(所)調研,并積極向種植戶和養殖戶推介林下經濟投資環境。為增強職工群眾的信心,按照林業局轉型發展的新思路,寶山林場先后帶領職工群眾及有意向的食用菌生產戶赴外地考察。食用菌產業發展致富項目已在林場職工群眾中入心入腦,職工群眾從事食用菌生產的人越來越多。
示范推廣彈起食用菌產業發展“變奏曲”
隨著食用菌產業的蓬勃發展,寶山林場現已建成了占地550畝的食用菌基地,基地內建設永久性生產管理用房24棟,生產大棚214棟,現代化鍍鋅掛袋大棚54棟。建有2,200平方米的食用菌菌包場一處,利用全國首創的微波技術滅菌和液體菌種接種。為探索增加其它菇類的生產比重,增強職工群眾發展食用菌創業的信心,寶山林場多次組織林場黨員干部和技術人員赴成都、湖北、合肥等地參觀學習當地羊肚蘑生產技術,感受食用菌產業新模式的生命力,現室內羊肚蘑培育已取得成功,標志著寶山林場室內羊肚蘑栽培馴化技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為鞏固、完善羊肚蘑培育技術,現正進行室外大棚培育實驗,實驗成功后,將會對林區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拓寬食用菌產業發展,使職工群眾更清晰地看準了引領群眾致富的方向。這種“基地+食用菌生產戶”的產業經營模式,能不斷創造出食用菌新品種,助推了科技創新發展。采用現代技術建設的食用菌菌包場,引用液體菌種接種和微波滅菌技術,培育出的木耳具有免疫力強、耳片口感好的效果,再加上防疫和技術管理使黑木耳真正成為人們補充營養、喜愛食用的綠色食品。寶山林場場長劉忠蓮介紹到:“有林業局和林場的大力扶持,職工群眾引用先進技術進行生產,解決了生產戶的后顧之憂,這樣加快了食用菌產業發展壯大。同時,也為當地產業轉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方扶持奏出產業轉型“合奏曲”
寶山林場堅持把黑木耳產業作為立場項目,在林業局的大力扶持下,不斷培育、發展、壯大這個產業,做大做強,現已形成全省遠近聞名的“黑木耳之鄉”和亞布力林區最大的現代化食用菌產業園區。
通過食用菌產業園區建設,拉動了全場438戶從事食用菌生產,占總戶數的83%。2016年,寶山林場人均純收入突破3.5萬元,今年全場共生產黑木耳1,900多萬袋,預計總產值6,610多萬元。食用菌產業的崛起,拉動了全場及周邊其它行業的同步發展,原材料加工、運輸、物流、商服等行業收入同步增長,勞務收入激增,生產旺季時寶山林場每日吸納外來勞務近2000人。據初步統計,拉動相關行業創造的產值已占到了食用菌產業總值的40%,達到2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