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易菇網訊:3月16日晚,2017第二屆全國羊肚菌大會的首個環節“特邀報告”在華中農業大學召開。作為本屆羊肚菌大會的首個環節,組委會邀請到華中農業大學羅信昌教授、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劉奇正博士、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趙琪博士、三峽大學生物與制藥學院汪鋆植教授四位蒞臨現場為參會代表帶來精彩報告。會議現場座無虛席,人氣“爆表”。
羅信昌作報告
會議現場
會上,華中農業大學羅信昌教授首先就發展羊肚菌生產踐行精準扶貧作了相關報告。他指出,羊肚菌是一種綠色、環保產業,栽培的全過程無需使用人工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素等。產品無污染為綠色食品,消費者無需擔心農殘危害,而羊肚菌栽培基質是使用再生的有機物質,即農、林加工的廢棄物資,能夠使農民擺脫了發展食用菌生產對林木的依賴,有效地解決了“菌林矛盾”,保護了林木資源,修復了生態環境。
劉奇正作報告
隨后,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劉奇正博士分享了他對羊肚菌菌核形成影響因素的研究。他表示,在羊肚菌中關于菌核的研究相對較少,對其形成機制尚不明確,而且缺乏對于生產實踐的指導性。現場,他指出菌核形成具有不同的階段(HG、SI、SD、SM),溫度、pH和培養基的量均能影響菌核形成,需保持合適范圍,無需完全避光,弱光也不會對菌核形成造成不利影響,注意氧氣的供應,保持合適的通氣量,不同菌株有所不同,盡量避免使用有農藥殘留培養原料以及保持衛生清潔。
趙琪作報告
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趙琪博士則帶來了中國黑色羊肚菌栽培及產業化現狀的研究報告。他認為中國羊肚菌栽培與其他食用具產業相比差距明顯,并指出了基礎研究薄弱、缺少栽培技術規范,缺乏行業標準、菌種制作龍頭企業數量少,質量參差不齊等羊肚菌產業目前面臨的困境。
汪鋆植作報告
最后,三峽大學生物與制藥學院汪鋆植教授則介紹了藥用菌桑黃的研究現狀及產業化前景,他指出,桑黃的野生資源調查、人工栽培、液體發酵、產品研發、市場培育,發展空間大。
會后參會代表與專家討論
會后參會代表與專家討論
2017第二屆全國羊肚菌大會還安排了特邀報告、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羊肚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會議、羊肚菌產業化發展圓桌論壇及基地參觀等內容及活動,同期還舉行了湖北省食用菌協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來自全國二十六個省市地區的400余名參會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此次大會由中國菌物學會、湖北省食用菌協會主辦,由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易菇網承辦。業內主流專家云集,報告水平高,參會代表充滿熱情,會議組織服務周到,是一次專業性強、參與度高、影響面廣的行業盛會,奏響2017年食用菌行業活動華美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