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蟲草產業發展涉及到高附加值、菌種穩定性、高效生產、安全性、物種規范性、市場營銷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需要加強基礎生物學研究、合作及自主研發。”6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王成樹在2015首屆全國蟲草會議暨冬蟲夏草產業高峰論壇主題報告中強調了蟲草基礎研究的重要性。
蟲草是一大類寄生于昆蟲、少數真菌和植物等,包括冬蟲夏草在內的廣義蟲草屬真菌的總稱,是具有營養價值、保健和醫療功效的寶貴生物資源。蟲草具有抗癌、抗疲勞、提高免疫等功效。環孢霉素(Cyclosporine A)于1972年發現,1983年成藥,目前實現產值10億美元/年;而1950年發現鑒定的蟲草素,2008年美國癌癥研究所開始投入臨床試驗。
盡管蟲草藥效明顯,但蟲草的成分和機理卻鮮為人知。王成樹在報告中展示了廣義蟲草菌產生的不同活性小分子,并對比了蛹蟲草和冬蟲夏草的主要基因組差異。研究發現,冬蟲夏草基因組存在高度重復序列。
由于氧化脅迫,菌種可能會退化,表現為線粒體功能紊亂。這種老化現象會導致大量的損失。除了菌種的穩定性問題,安全性問題(蛹蟲草不產生已知的聚酮類真菌毒素)也是影響產業發展的一大問題。王成樹最后呼吁要加強基礎生物學研究、合作及自主研發,促進蟲草產業升級。
據悉,2015首屆全國蟲草會議暨冬蟲夏草產業高峰論壇由中國菌物學會主辦,易菇網、江蘇神華藥業有限公司、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共同承辦,江西國藥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蟲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青海省冬蟲夏草協會等單位協辦。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澳門、臺灣260余名專家、學者、從業人員參加此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