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站上5000點后,市場風格正從溢價較高的個股向前期滯漲的板塊轉換,攻守兼備的醫藥板塊再次步入資金的視野,本周多只醫藥股股價創出歷史新高。多家研究機構表示,在低估值補漲、政策東風的雙重驅動下,下半年中草藥個股有望繼續上揚。在投資標的中,已經成功借殼賢成礦業上市的青海春天,在二級市場吸引了大批資金駐足。
中藥板塊具備補漲機會
6月滬指在權重股的帶動下站上了 5000 點,隨后市場迎來了劇烈震蕩。資金也開始變的謹慎,估值高處不勝寒的股票正被資金獲利兌現,而前期滯漲的板塊如金融、能源和醫藥行業再次受到資金的關注,資金也正從前期市場溢價較高的個股向低估值、有補漲機會的股票流動。
今年上半年以來,生物醫藥板塊整體漲幅在申萬 28個一級子行業中排名倒數第 4 位。6 個子板塊中,除了借互聯網+概念而延續強勢的醫療服務板塊外,醫療器械和中藥板塊漲幅都是墊底。經過連續調整,中藥板塊目前估值(TTM)在30 倍左右,這個數字比歷史最低點高 25%,較歷史平均值低29%,而且較歷史平均水平還有近 30%折價,整個板塊具備了較高的投資價值,風險相對較小。雖然生物制藥和化學制劑估值也處在較低的歷史平均值,但是折價有限,投資價值遠不及中藥板塊。
在券商發布的中期策略報告中,渤海證券、國元證券等多家機構把中藥板塊的個股列為買入評級。并且建議投資者關注其中市值略低、經營層面有積極變化且估值合理的公司。
行業政策東風頻吹
除了低估值的補漲優勢,政策紅利的逐步釋放也是中藥板塊上漲的又一個驅動。僅4、5月份,就有多項醫藥利好政策出臺,除了中央出臺的《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和《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外,地方政府也緊步后塵,云南出臺了新政促中藥、民族藥產業發展,貴州省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加大對苗藥發展的扶持力度。
其中《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 年)》(下稱規劃)的通知,是國務院辦公廳等十部門聯合發布的,是我國第一個關于中藥材保護和發展的國家級專項規劃。規劃提出了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資源保護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提高產量與提升質量相結合的三大原則。該規劃還特別強調,對于瀕危稀缺中藥材要建設專項養殖基地。并重點提出建設 100 種如冬蟲夏草等瀕危稀缺中藥材野生的撫育基地。同時還要重點發展機械化生產和現代加工等技術,提升中藥材現代化生產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從長遠角度看,該規劃落地有利于中醫藥行業發展,尤其是那些多家擁有名貴中藥材生產基地的企業和中藥深加工的企業將由此獲得政策紅利,如擁有名貴中藥熊膽和麝香養殖基地的片仔癀、種植了包括兩面針、何首烏、金錢草等珍貴藥材在內的兩面針、擁有控股51%子公司的北京同仁堂內蒙古甘草黃芪種植基地的同仁堂,專門從事稀缺中藥材的種源繁育、栽培技術研究和示范種植的云南白藥,有冬蟲夏草基地和深加工技術的青海春天等,均會從此項政策的實施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