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與創新的道路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人工栽培獲得成功,周長霞沒有沾沾自喜。由于原種野生天麻產量低、品相不齊,很難推廣,周長霞意識到,這幾年的努力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要實現真正的發展,必須培育優良品種。與生俱來的果敢和勤奮為她注入了強大動力,周長霞親自到深山收集野生烏桿天麻,反復試驗并成功馴化,形成了自己專有技術體系。她將自己培育的烏桿天麻品種命名為“烏美”,在省內首次推出天麻有性繁殖技術,成功通過審定,成為我省目前唯一審定通過的天麻品種。
天麻種植跨過推廣應用的技術門檻并沒有讓周長霞止步,她開始把眼光放得更遠。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周長霞動工蓋起了發菌室和簡易菌種廠。2005年,她培育的“長白山烏桿天麻”注冊“喜霞”牌商標,產品成功通過國家有機認證。2008年,周長霞建立現代化菌種廠,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年生產菌種20萬袋。2012年,天麻栽培獲得兩項國家專利。她摸索總結出的天麻載培技術得到專家的認可,并受邀參與了我省無公害農產品天麻地方標準的編寫,成為我省天麻栽
“技術成果只有惠及大眾,才能實現最大的價值。”作為農民的兒女,周長霞有著大山一樣博大樸實的情懷,她常說:“一個人富了不算富,看到鄉親們共同富裕我心里才舒坦。”為了讓像她一樣懷揣致富夢想的農民不走彎路,她參與編寫了《天麻栽培200問》科普讀物,成為農民致富寶典。周圍鄉親要學種天麻,周長霞來者不拒,不僅提供種栽和菌種,還手把手教技術。
2009年,周長霞牽頭注冊成立“輝南縣喜霞林下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發展會員1000余戶,覆蓋遼寧、黑龍江、內蒙古、吉林20余個市縣,種植面積達到25000余畝,合作社成員人均增收3萬元、戶均增收10萬元以上,比當地農民收入平均高80%。合作社實行商標、包裝等“十統一”的管理模式,產品遠銷深圳等地區,實現產值破億元。
天道酬勤。周長霞潛心打造長白山中藥材特色品牌,推動農民增收致富,不僅使曾經的夢想得以實現,更是植根鄉土樹立了良好的人格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