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樺南縣利用"冬閑"時間,組織農民學習黑木耳栽培、中草藥種植等實用技術,為全縣農民發展林下經濟注入了"新能量"。
近年來,樺南縣充分利用現有林業資源,逐步發展起來了林下種植業、養殖業、采集業和森林旅游業等多種涉林產業。林下經濟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已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
為給農民發展林下經濟注入"新能量",近日,該縣的"林下經濟"實用技術培訓班開班了。在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會議室,來自全縣各鄉鎮和林場的100多名農民和職工參加了培訓,整個培訓場面非常熱烈。
在培訓班上,主講教師結合該縣林業資源的實際情況,就農民關心的香菇產業發展、籽蘇種植技術、黑木耳栽培,中草藥種植等技術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講解,農民們非常解渴,非常受用。
孟家崗鎮群英村是該縣有名的木耳專業種植村,種植時間長,種植戶多,來聽課學習的農民也就多。群英村主任王雙告訴記者說,我們群英村從93年開始陸續地每家每戶擺地栽木耳,但是以前家庭條件不是太好,都是小家小戶生產,一戶每年能整個3萬2萬的。94、95年之后,村里的木耳產量逐年增加。到了2014年,我們村大戶一戶的收入就達到了十五六萬元,中戶也就10多萬元,最小戶達到5萬元。這幾年栽木耳效益還是不錯,雖然價格稍低一點但老百姓的效益還算可以,每袋也能掙幾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