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惠農潤民生
“國家提供種子、菌絲,還免費為我們培訓,對我們進行技術指導。今年我種了5000平方米的天麻,由于技術指導到位,雨水較好,今年的天麻長勢很好,按目前的市場價,至少有50萬的收入。”說起今年的天麻收成,德江縣沙溪鄉四堡村的天麻種植大戶鄧國高笑得合不攏嘴。2010年才開始種植天麻的鄧國高,如今因為種植天麻,已徹底改變了以往貧困面貌。在該村,因為種植天麻而脫貧致富的群眾,至少有20戶。
為了改變傳統的農業種植模式,加快結構調整,使更多的群眾通過產業發展脫貧致富。2010年,德江縣委、縣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到“十二.五”末發展100萬平米天麻的宏偉目標,并將國家扶貧惠農向天麻產業傾斜,無償向種植戶提供種子、菌絲,并定期向種植戶培訓,技術人員及時上門解決種植戶種植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自2010年開始,當地的天麻種植面積每年按20萬平米的增量逐年遞增。至2014年,全縣共投入資金7065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3300萬元,天麻種植面積已達80.14萬平米。
當地創新發展模式,采取“公司+示范基地+大戶+小戶+合作社”的模式,由縣級以上龍頭企業分別抓好任務鄉鎮的核心示范點,通過示范基地帶動大戶,這些大戶向周邊農戶拓展,每個大戶分別聯結多戶分散農戶,大戶和散戶組合成全作社地樣式,形成發展生產終端網絡,傳授栽培技術與生產管理經驗,帶動天麻產業發展。同時,企業以合同保護價回收農戶所生產的天麻產品,調動廣大天麻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帶動產業發展。目前,當地已有6家專業從事天麻栽培和產地初加工、深加工的企業,10家天麻專業合作社,天麻種植農戶9765戶(其中貧困農戶3712戶),種植農戶人均增收達883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