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食用菌產業是現代農業的新亮點,常山縣食用菌產業是浙江省經濟作物的一朵奇葩,,在農業產值中的比重和對經濟發展的貢獻逐年提高。據悉,“機器換人”的新路子促進了常山縣食用菌的產業提升,目前常山縣食用菌科技示范園區面積已達250畝,有企業、合租社11家,食用菌年生產能力3000萬瓶(袋)。
今年,常山縣提出振興“常山三寶”(胡柚、山茶油、食用菌)計劃,一改需要人工操作的傳統產業特性,通過“機器換人”實現工廠化栽培成了發力點。據常山縣農業局食用菌辦負責人黃良水介紹,常山縣一直重視食用菌產業的轉型升級,并在資金補助、項目申報上給予扶持,最新制定的《關于加快“常山三寶”振興發展的若干政策》,也專門出臺補助政策,由此在全縣掀起一股食用菌栽培“機器換人”風潮,尤其是常山縣的食用菌企業積極嘗試“機器換人”。
近日,常山榮昇食用菌有限公司投資400萬元的自動化瓶栽生產線逐漸到位,正在著手臭氧消毒設備購置、培養室光源改造等。據公司負責人周國才介紹,農業機械化生產是必然趨勢,但動輒幾百萬的投入讓企業不敢輕易邁開步子,是政府的支持讓他下決心放手一搏。眼下,縣里已經幫助公司申報了省級補助,而即將出臺的扶持新政更讓周國才吃了定心丸。他準備再投入100萬元,圍繞新的生產線完善配套,屆時年產量可達400萬瓶,是改造前的2倍。
位于常山縣食用菌科技示范園區的金童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也進行了全面技改,拌料、接種等食用菌栽培全流程都實現了“機器換人”。在自動化的生產線上,近500平方米的裝瓶車間只需3名工人,16瓶一裝的塑料筐隨傳送帶緩緩而動,不到1分鐘便完成裝瓶。按照1萬瓶的日產量,所需的員工從80人降到了現在的18人,僅這一項每年便能節約支出150多萬元。再算上節省用料、縮短周期等利好,單位成本下降超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