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老科協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才技術優勢,開展科技創新,利用廢棄桑樹枝人工試種天麻,在科技人員和種植戶的共同努力下,試種天麻獲得成功。
天麻的主要藥用成分為天麻素,是名貴藥材,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之一,具有藥食同源的同等功效。近年來野生天麻由于過度采挖,瀕臨消亡,用雜木樹人工栽培,耗材量大,且成本高,影響生態環境。針對我市每年有30萬畝的桑樹采葉養蠶后剩下的枝條可以利用,市老科協經過2012年和2013年兩年用桑樹枝栽天麻試驗研究,取得成功。2014年,在市、縣老科協及科技人員的配合下,在陸良縣板橋鎮擺羊小村、華僑農場和沾益縣盤江鎮蠶桑站建立了4個試驗示范點,試種面積擴大到800平方米,老科協免費提供菌材和天麻種,并給予技術指導。在大家的積極努力下,3個點試種成功,一個點欠收。10月下旬,市老科協組織各縣(市、區)老科協、市直專委,邀請市科協、科技局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科技人員到4個點的天麻采收現場參觀,既總結成功的經驗,又分析查找失敗的原因。沾益縣哈拉益農場李曉陸、盧鳳仙夫婦利用桑樹枝仿野生栽培天麻500平方米,由于精心管理,長勢好。通過對6平方米的實收實測,收獲天麻22公斤,且沒有一個腐麻。預測500平方米天麻可收鮮天麻2噸,價值8萬余元。個別點收成差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到位,地塊水分含量重。通過參加現場會,與會者深受啟發教育。大家認為我市荒山荒坡多,適宜栽種天麻,既可滿足市場需求,又能增加農民收入。市老科協決定明年在全市擴大人工試種天麻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