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森工集團(林管局)科技處組織國內和林區知名專家,對“內蒙古大興安嶺野生食用菌荷葉離褶傘培育推廣”項目進行了驗收。
該項目是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資金項目。驗收委員會專家聽取了項目組的技術及總結匯報,查閱書面、影像資料和財務審計報告,項目通過驗收。驗收委員會認為,該項目已完成項目合同指標,目標明確,技術路線合理,方法措施得當,起到推廣示范作用。
經過10余年辛苦攻關,林區成功將野生食用菌荷葉離褶傘進行人工馴化培育,實現了初步工廠化和野外原生態規模化培育。森工集團(林管局)非常重視荷葉離褶傘培育推廣工作,在2012年向國家林業局申報了“內蒙古大興安嶺野生食用菌荷葉離褶傘培育推廣”項目并批復立項。該項目由林業科研所承擔,莫爾道嘎林業局、牙克石市喜桂圖生物資源開發公司合作完成,項目的培育和推廣為區域經濟發展拓寬了資源領域,對大興安嶺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替代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該項目在人工培育技術方面,野生食用菌荷葉離褶傘初步工廠化培育可以實現全年四季生產。研究統計,養菌和出菇溫度低至14至20攝氏度,工廠化培育可大大節約燃料。項目完成荷葉離褶傘三級菌綜合感染率低于4.5%,第一茬出菇率大于85%,生物轉化率70%左右,對栽培的荷葉離褶傘子實體進行安全性、有效性評價,已形成荷葉離褶傘初步工廠化培育技術體系。在培訓專業技術人員方面,編寫了《野生食用菌荷葉離褶傘培育推廣技術手冊》,舉辦4期培訓班,培訓專業技術人員120人,實地培訓480人次。在推廣方面,牙克石市喜桂圖生物資源開發公司、莫爾道嘎林業局等地已經建立了推廣示范基地,生產三級菌8.5萬袋。
據了解,荷葉離褶傘是國內外競相研究培育的優良野生食用菌,與蒙古口蘑、松口蘑并稱為口蘑科三大珍稀藥食兼用菌。荷葉離褶傘人工馴化培育所需培養基原料以林下枯枝落葉為主,節約了木材資源的消耗,拓展了食用菌生產空間,為實現低碳循環經濟起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