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德江天麻一直以來嚴格遵循天麻自然生長規律,按野生天麻的生長生活環境制定技術方案,形成野生態天麻培育良種、野生天麻種質資源保護、天麻生態植被林營造撫育、仿野生天麻栽培操作等環節的技術集成路線,保障天麻優勢特色產業持續、良性循環發展。11月9日,在2014第三屆全國天麻會議暨中國(德江)國際天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開幕前日,以“仿野生天麻栽培資源撫育與生態修復”為主題的易菇大講堂在德江縣舉辦,貴州省德江縣科學技術局原副局長馮嘉盛為來自天麻業內國內外的參會代表授課。馮嘉盛從生產沿革和技術方式、仿野生天麻栽培、以及資源撫育與生態修復模式,對天麻仿野生栽培的技術作了全面系統的介紹。
在天麻仿野生栽培技術的授課中,馮嘉盛詳細介紹了天麻野生育種所需的小區域氣候環境、林地環境、林地地勢與土質等環境要求。天麻蒴果培育中,箭麻栽植依據地勢分散栽植于林地內,加強管理,抽薹,培育蒴果。播種栽培上,在2月-3月上旬培養菌床,約5月下旬開始采摘天麻蒴果栽培,挖開培養菌床檢查密環菌是否生長好、有無雜菌感染,加入已拌有天麻種子的萌發菌葉栽培。拌種后的萌發菌葉5日內栽完。菌床開挖實行挖一穴栽一穴。當年11-12月或次年2-3月上旬收獲種麻,轉入無性繁殖栽培,生產商品麻。在天麻的栽培與加工過程中,馮嘉盛建議施行小窩(長80 ㎝ ×寬70㎝)淺栽(深20 -25㎝ )厚蓋(穴頂覆蓋樹葉雜草5 ㎝),且強調加工中禁用明礬、硫磺等增白、防蛀劑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