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著連綿不絕大別山脈,充分發展紅色旅游產業一直被視為安徽金寨重要經濟支點,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同樣依山而生的金寨中藥材種植產業,多年來未形成產業合力。被當地人視為潛在金礦的天麻種植如何完成蛻變,省內外資本的相繼進駐,將在未來兩年內給出答案。
軟黃金難成致富金礦
“由于深處大別山,地形以及氣候較為適宜中藥材生長,同時自發延伸出小范圍的中藥交易市場,但被譽為安徽‘西山藥庫’的當地天麻種植戶,卻一直沒有真正拿到致富的金鑰匙。”金寨縣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天麻為例,金寨年均總產量在4000噸左右,總產值1.6億元,然而目前總體產業發展,依然呈現產品附加值較低、相關產業鏈環節彼此缺乏聯動的基本面特征。”
安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彭代銀表示,近幾年,全國天麻成交價格雖波動較大,但基本維持在高價位行情。放眼大別山片區藥材產業,在全省范圍具有先天優勢,不過受限于地域以及市場化運作,金寨當地天麻種植戶沒能趕上全國這波藥材致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