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出臺了《關于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決定》,縣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予以重點扶持。計劃到“十二五”末,按照“統一規劃布局、統一建設標準、統一技術服務,以食用菌示范園區建設為重點,集中連片,整體推進”的原則,建設發展一批食用菌專業村和生產大戶,培育集種源、袋料、種植、加工貯藏、市場銷售于一體的龍頭企業10家,新建1個縣級、3個鎮級香菇市場,把食用菌打造成我縣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經過一年的發展,通過引進外地大企業投資和鼓勵本地能人和種植大戶帶頭辦企業、建園區相結合的方式,帶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基地規模大幅擴張,食用菌產業強勢崛起,西鄉縣和桑園鎮分別被命名為全省食用菌產業發展重點縣和省級示范鎮。截至2013年底,全縣建成食用菌產業園區4個,發展規模以上食用菌生產企業26家,總投資5100萬元,其中引進外來企業5家,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家,500萬元以上的企業4家。發展了10個食用菌重點鎮,涌現出15個食用菌發展專業村。傳統種植椴木香菇、木耳1500余萬段,菇農2000余戶,從業人員6000余人,生產袋料香菇1000萬段。食用菌在我縣發展迅猛,產品供不應求,價格一路高漲,該產業成為農民、財政雙增收的主導產業。
2014年,農業局將圍繞食用菌主導產業,認真抓好食用菌產業化項目建設,組建西鄉縣食用菌協會,積極開展食用菌生產示范鎮、示范村建設和適銷對路的食用菌新品種引進開發工作,抓好基地建設、精深加工、市場拓展。新建1500畝基地,完成袋料食用菌2500萬袋,產量5000萬斤,實現產值3.5億元。繼續抓好沙河、桑園、羅鎮、城關、私渡、子午、堰口、五里壩、白勉峽、白龍塘10個食用菌示范鎮建設,依托食用菌園區、龍頭企業積極推廣“集中制袋、分戶種植、統一收購、互利雙贏”的模式。力爭到2016年全縣食用菌規模達到6000萬袋,實現總產值12億元,把西鄉打造成為陜西乃至西北地區食用菌生產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