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蛟河市黃松甸鎮素有“中國黑木耳第一鎮”之稱,黃松甸鎮地勢高寒,無霜期較短,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晝夜溫差較大。憑借其獨特的氣候條件、生長環境和生產管理技術,生產出獨特、優質的黃松甸黑木耳,在食用口感、理化指標、外觀形狀上都獨具優勢。近年來,蛟河市黃松甸不斷擴大升級食用菌產業,而在這個小鎮上正在醞釀一個年交易20億元的市場,菌袋、木屑運輸車絡繹不絕,小鎮的田野上撲入眼球的是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種植木耳的菇棚。
據了解,黃松甸鎮種植木耳的菇農占全部農戶的95%,其中有六分之一的菇農種植量達10萬袋以上,種植木耳已然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主要渠道,鎮上幾乎沒有外出打工,而到了種植、采耳、交易的繁忙季節還會吸引附近的務工者帶到了周邊的閑散農戶的增收。黃松甸鎮的食用菌生產引進全日光栽培、無菌接種、小孔出耳、分期采收等新技術,木耳品質佳且產量跟得上市場需求,黃松甸鎮通過舉辦經貿洽談會吸引商家投資,宣傳推介黃松甸木耳打開市場,2004年,政府投資建成了6萬平方米的農業部定點黑木耳批發市場,形成了黑木耳集散中心,目前黃松甸木耳的銷售已逐漸形成了穩定的龐大交易市場。
為了提升全鎮的菇農人員的技術水平,黃松甸鎮積極引進專家團隊在當地駐點研究,指導菇農種植木耳,推廣室立體吊袋和大棚地栽等技術,并且引進培育黑山、黑元帥、黑狀元等優新品種,統一技術培訓提高全鎮的菇農技能水平。黃松甸鎮企業采用黑木耳深加工技術,生產的產品獲得了中國黑木耳之鄉和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注冊了8個商標。木耳種植已經成為當地經濟鏈條的主力軍,全鎮以木耳種植為中心,因其原料生產衍生出鋸末、麥麩等制菌配料制造企業和菌袋發酵工廠,產品加工方面也發展出木耳產品包裝初加工和木耳飲料深加工企業,以及木耳種植所需的附屬品如塑料薄膜、菌鍋、澆灌設備等配套設施也逐漸被帶動發展。蛟河市黃松甸鎮以工業化的路子發展農業產業,政府充分發揮職能為食用菌產業撐起了品牌、技術、市場等無形保護網,如今黃松甸木耳的市場半徑越來越大,黃松甸乃至蛟河市黑木耳已經成為當地富民的穩定的發展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