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盛綠能"大棚內的有機蘑菇長勢喜人。
“棚頂發電,棚下種菇”這是位于即墨市普東中心社區的華盛綠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首創的農業發展新模式,利用光伏生產食用菌,建設發電的蘑菇房成為本市高端農業發展的新亮點,目前其模式在全省得以推廣。
近日,記者來到華盛綠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蘑菇房,由于棚頂安裝了特制的太陽能板,里面有些陰暗,而在鐵架子上的一排排蘑菇長勢喜人,一眼望不到盡頭。“我們正是利用了太陽能發電大棚下遮光的陰暗條件與食用菌喜陰耐濕需遮光的生長特性巧妙結合,建成了光伏食用菌大棚,實現二者光照需求的完美互補。”該公司總農藝師崔欽禮表示。
52歲的王女士是附近張戈莊村的村民,從去年開始,她每天和村里幾位婦女一起到“華盛綠能”學習種食用菌。“現在俺們可以種出很多品種的蘑菇來,賣得也挺好,一天能賺七八十塊錢的工時費呢。”王女士笑著告訴記者。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農民將土地流轉給企業,企業統一建成光伏食用菌大棚,然后農民再與企業合作或租賃家庭單元式光伏大棚的經營權,成為“家庭農場主”,產出的食用菌由企業統一進行收購、包裝、銷售,這樣農場主獲得了土地流轉與食用菌經營雙份收益,整體收入大幅提高。
據了解,該公司目前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品種多達20多個,并可以根據技術發展狀況和市場需求,隨時調整產品結構,使光伏食用菌產品的一直保持全新狀態。依托大沽河兩岸優質的自然資源環境,華盛綠能打造了一條集研、產、種、銷為一體的光伏食用菌全產業鏈條,目前正在向食用菌種植的核心利潤源—食用菌鮮品及深加工領域發展,這將大大提高整個產業鏈的利潤。
記者從即墨市重點項目促進辦公室獲悉,華盛綠能首創的光伏食用菌新模式還得到了省廳、專家團隊、地方政府的高度認可,其參與提出的“光伏食用菌百村強力扶貧示范工程”已開始在全省范圍內進行推廣。在光伏設施大棚下種植食用菌,實現了對土地的二次利用,企業獲得光伏發電與食用菌產出疊加收益,在不改變土地性質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整體收益。同時,光伏食用菌作為一個新興的農業產業,在發展高效高端農業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與廣闊的市場前景,是現代農業發展方式的一次有力革新,可推動光伏分布式應用、促進農業向高端轉型、帶動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