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在食用菌基地里有出租的種植大棚,如今還有了出租的“技術”。河北省東北部的平泉縣有華北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食用菌園區占地4萬余畝,從事食用菌種植的菇農10萬人有余。當地十分重視食用菌的人才培養,2008年平泉縣開始聘請中國農科院、河北農大、微生物研究院等部門的專家、教授對規模化生產的菇農進行理論培訓、實地鍛煉,當地的菇農可以免費參加培訓,培訓會講解食用菌的配方、消毒、接種、發菌、出菇管理等一系列知識,每年講解的技術知識都會及時更新,培訓后技術能力通過理論與操作的考核將獲得農業技師證書。在這種人才培訓機制下,平泉縣菇農的養殖技術提高了,種植成本少了,食用菌質量和效益也大幅度的得到了改善,在食用菌市場上十分走俏。
在平泉縣的田間地頭里勞作的有一大批的“技術農民”,他們具有大棚蔬菜栽培、食用菌種植、大棚桃種植、養殖等農業科學技術和豐富的經驗,他們出租技術,為菇農提供技術服務,這種“農技師”也吸引了承德周邊縣城、內蒙、甘肅等許多外地菇農,他們紛紛來平泉聘請技師,技師的月工資不低于6000元的,最高的能達到10000元。據了解,現在,現在那些未考證的種植能手開始主動接受培訓、考證書。而在現在的農民技師培訓中,除了簡單的種植與病蟲防治,還新加入了產品質量安全、市場風險意識、經濟人和經商隊伍的培養等內容。在平泉縣的食用菌產業向工廠化發展的過程中,普通農民也將搖身變為“新型農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