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優勢農產品打到海外去
湖北隨州出口食用菌已占據東南亞市場七成以上份額
三友食品公司加工韓國人喜歡的香菇粒,裕國菇業為歐美人鼓搗出了香菇罐頭,神農生態公司切出了日本人壽司用的香菇絲和東南亞人吃泡面用的香菇粉......
近日,記者從湖北隨州市商務局獲悉,2013年該市食用菌出口額達6.5億美元,同比增長192.9%,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出口主要集中在我國香港地區以及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并輻射到亞、歐、美、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不完全統計,隨州出口食用菌已占據東南亞市場七成以上份額。
炎帝神農故里隨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地跨江淮,山區和丘陵占80%,種植食用菌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上世紀80年代,香菇的成功種植,激發了廣大農民種植食用菌的熱情。經過30多年發展,該市30%的農戶、近30萬農民直接或間接從事香菇種植、加工、銷售、物流或配套產業。全市現有食用菌加工企業100多家,出口企業25家,年出口額過千萬美元的企業12家。隨州食用菌產業已發展成為該省重點培育的產業集群。
“食用菌產業近年來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成功之處在于走上了標準化之路。”隨州市市委副書記彭明方介紹說,直到本世紀初,該市的食用菌種植還處于“千家萬戶、漫山遍野、提籃小賣”的階段。盡管當時已有近百家加工企業,但絕大多數是小作坊,不僅生產加工能力不強,而且產品質量也難以得到保證,嚴重影響外貿出口。為了切實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隨州市從2003年起,通過建立和推廣“公司+基地+標準+農戶”的生產模式,將標準戰略落實到食用菌的基地建設、菌種培育、品種研發、種植加工等全產業鏈。幾年來,隨州質監部門先后主持制定地方標準(含技術規程)36項、企業標準80項,推廣實施標準98項,建立起一套與現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相配套,集管理標準和操作標準于一體的標準體系,制定了全國第一個香菇生產的企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