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上午,記者來到慶元縣松源街道大坑村高川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社長葉高正忙著調試食用菌生產流水線,車間周圍,生產香菇的椴木已經堆成小山,合作社門口,騎電瓶車、摩托車、三輪車的當地菇民們已三三兩兩來到這里“拜年取經”。
“其實我也沒什么秘訣,就一個‘水’字。”得知菇民們的來意,葉高笑著回答道。
“我家的水可不是‘普通水’,是從兩公里外的深山里引來的山泉水。”葉高指著后山解釋道,由于他的香菇主要是以外銷為主,尤其對農殘檢測要求特別高,所以對水的品質也相當苛刻。因此,他不惜花數萬元錢從深山里引來無任何污染的清泉水。說話間,他直接從水缸里舀起一勺水喝了起來。
“接個山泉水就花了數萬元,那什么時候能賺的回來?”來自張村鄉的菇農葉程春說,做香菇可是賺的辛苦錢。
“盡管引水成本有所增加,但這點錢花得值!”葉高感慨地說道:“現在我們合作社生產香菇都是用山泉水。”他創辦的合作社由起初的5個社員發展到現在的85個,所生產的香菇通過有機認證后出口到國外,且價格每公斤都比市場價要高出1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