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依托山區獨特自然生態優勢,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精品化,突出培育特色農產品,提升食用菌產業發展水平,該市從10月份開始進行黑木耳立體式設施化栽培試驗與示范,共建成3個試驗大棚,其中:八都鎮雙溪口村1個,面積640平方米。蘭巨鄉大汪村2個,面積800平方米。
立體式設施化栽培模式不僅將單位面積生產量從8000袋/畝提高到18000袋/畝,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養菌、排場一棚兩用,提高生產設施利用率,為食用菌產業規模化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
該模式利用棚膜覆蓋和黑木耳菌絲新陳代謝作用釋放的熱量提高棚內溫度,創造耳片生產適宜的溫度,催生一潮冬耳,即能提高產量又能提高質量,填補冬耳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增產潛力。
此外,棚式栽培可防病蟲草泥侵害,實現全程清潔化生產,排場前期可遮陽防雨、防止爛棒,后期春季連續陰雨天氣可防流耳,如遇大雨等災害天氣可防雨水沖淹,全面提高抗自然風險能力,改變黑木耳產業靠天吃飯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