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5日,百里杜鵑天麻種源基地建設項目竣工暨百里杜鵑烏蒙菌業有限公司開業儀式在百里杜鵑普底鄉紅豐村隆重舉行,這標志著百里杜鵑建成貴州省最大天麻種源基地。省農科院中藥研究所所長、省微生物學會(食藥用菌專業委員會)主任朱國勝,省農科院中藥研究所原所長、貴州高山生物發展公司董事長張林,百里杜鵑黨工委副書記李孝榮,百里杜鵑管委會副主任黃承玲,畢節市扶貧辦、大方縣科技辦、中藥產業局、國稅局、百里杜鵑農辦、普底鄉主要負責同志,省內外天麻種植和銷售企業負責人出席儀式。
在開業儀式上,百里杜鵑農辦主任韋世品簡要介紹了該項目的有關情況。朱國勝在發表講話時,充分肯定了烏蒙騰菌業有限公司在天麻種源篩選、“兩菌一種”生產、龍頭企業作用發揮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并就公司如何做大做強提出建設性寶貴意見。百里杜鵑烏蒙菌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光文介紹了公司規模、建設現狀及今后發展方向。同時,與客戶代表簽訂供求合同,并為專家顧問和技術顧問頒發聘書。最后,李孝榮宣布百里杜鵑烏蒙菌業有限公司開業。
據悉,百里杜鵑天麻種源基地建設項目,是通過“競爭入圍”的方式向貴州省扶貧辦爭取到的特色產業化扶貧項目,財政扶貧資金350萬元。為確保項目建設順利實施,百里杜鵑管委會用350萬元的天麻種源基地建設項目來招商引資,采取競爭性談判方式,優選講信譽、重質量、技術過硬、實力雄厚的貴州烏蒙騰菌業有限公司作為項目實施企業。被選中的企業再投入部分資金,按照項目建設要求組織實施完畢后,免費為種植農戶提供價值350萬元的天麻種和技術指導服務,并承諾紅桿天麻每平方米保底產量4公斤、烏桿天麻每平方米產量2公斤以上,如果農戶種植的天麻產量達不到保底產量,由公司負責賠償不足部分,農戶種植出來的天麻由公司按最低保護價進行回收。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739.5萬元,財政扶貧資金350萬元,公司自籌資金389.5萬元,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產蜜環菌和萌發菌菌種100萬袋,產值1500萬元。基地主要通過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發展林下仿生天麻種植,最終實現建成一個基地、抓出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總結一套經驗、推出一個政策,為百里杜鵑扶貧開發工作闖出一條新路子。截至目前,由烏蒙騰菌業有限公司免費提供種源和技術指導,普底鄉紅豐村、箐門村、龍峰村、龍竹村等10余個村360戶農戶發展林下仿生天麻種植30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