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幕式現場

參加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在展館內觀展

李玉院士(中)、張金霞首席(左)、文信連總農藝師(右)在橫縣朝南村雙孢菇生產基地參觀

觀眾爭相給大朵靈芝拍照
六七朵直徑約1米的大朵靈芝被排成倒三角形展示在正中位置,引來眾多觀眾爭相圍觀和紛紛合影;寓意開拓創新、快馬加鞭的“馬踏飛燕”,栩栩如生的“孔雀開屏”,可愛別致的“蘑菇小傘”、種在花盆里的“靈芝迎客松”……廣西科技館內,全區14個市農業局別具匠心用食用菌為原材料制成的獨特造型一經亮相,立即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和嘖嘖稱贊。桂林展臺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穿著民族服飾的瑤家姑娘拿起一顆長相繁茂的靈芝熱情地向觀眾作介紹,一些“心急”的觀眾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用微博進行“現場直播”與親朋好友分享……這是8月9日記者在廣西科技館看到的熱鬧場景。
當天上午,由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協聯合舉辦的“國家食用菌產業體系技術交流與廣西食用菌產業成果展覽交易會”在南寧隆重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金霞、自治區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明沛、自治區農業廳總農藝師文信連等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式并和觀眾一起到展館參觀。大會云集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以及全國食用菌主產省食用菌領域權威專家參加。
除了平時在餐桌上常見的平菇、茶樹菇、金針菇、秀珍菇、雞腿菇、雙孢菇、黑木耳、毛木耳、銀耳外,展會還展出了市民平時比較罕見的猴頭菇、藍平菇、黃金菇、杏鮑菇、姬菇、姬松茸、竹蓀、茯苓、金鞭口蘑、鹿角靈芝等。同時,主辦方還舉行“食用菌物資技術設備大集結”——組織食用菌鮮品、加工產品、菌包和相關菌需技術、物資、設備等進行集中展示交流、展覽交易。此外,展會期間主辦方將邀請區內外知名專家舉辦對當前我國蕈菌產業的思考、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及消費、菌類的營養價值與養身、靈芝與健康等專題報告與講座。通過展會,市民幾乎可以將食用菌品種和相關保健知識、技術設備“一網打盡”、大開眼界。據悉,展覽交易活動持續到8月11日,展會和講座免費對市民開放。
當天下午,大會還組織與會代表參觀了廣西橫縣朝南村食用菌生產基地,實地了解學習該村采取“企業+合作社”的形式,引進國際先進的“隧道發酵+溫控菇房”技術,實現周年化生產,帶動蔬菜基地和原料收購運輸業發展,以食用菌為產業支撐建設新農村的“朝南模式”。
近年來,廣西食用菌實現了跨越發展,產量、產值實現了八年連增。2012-2013年度,廣西食用菌總產量104.06萬噸、總產值74.80億元,分別是2004年度的5.2倍和8.9倍;其中雙孢蘑菇總產量53.02萬噸,首次排位全國第一。廣西也是全國桑枝秀珍菇栽培最大的省區。目前,廣西食用菌栽培面積超100萬平方米的縣有31個,年產值超億元的縣有21個。廣西食用菌在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及助農增收上發揮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