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初從合作社租用10個棚子,每個棚子育8000菌棒,菌棒和技術合作社負責提供,10個棚子賺了5萬多塊錢。”菇農劉小輝高興地告訴記者。年初到現在,突泉縣永安鎮食用菌基地一共培育食用菌220萬棒,350個大棚投入使用,出菌1650噸,銷往河北、沈陽、福建等地,銷售額達1000萬,利潤300萬。
近年來,突泉縣著力調整產業結構,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形成特色鮮明的優勢產業帶和優勢產業基地。目前,永安鎮已成功培育成香菇、滑子菇、姬茹、平茹、雙孢菇等多個品種,成功注冊了草原樹源”商標品牌,形成農民專業合作社、特色種植示范基地及食用菌產銷市場等多元化發展格局。目前,該鎮食用菌栽培加工基地固定資產由不足300萬元增至1200多萬元,大棚總量達到350座,總面積達到14萬平方米。
針對管理、技術等產業發展方面的難題,永安鎮以“支部+基地+合作社”模式發展經營,合作社采取“零投資”入社模式,統一制作菌棒,賒銷給社會菌棒在基地內栽培,待食用菌成熟,合作社統一回收,扣除菌棒和大棚建設費用,合作社統籌管理生產,從山東、福建重金聘請技術人員,常駐園區,為農戶進行日常技術指導。目前,專業合作社成員已發展到170戶,入社社員308人,日用工150人,務工收入突破200萬元。
今年,該鎮新規劃建立食用菌產業園生產工廠,工廠投產后,這里將形成一個循環的生產模式,所有菌棚下來的廢料經過加工處理制作成壓縮燃料,繼續使用。工廠建成后,日產杏鮑菇達到3~5噸,可實現全年生產,年可生產杏鮑菇1200噸左右,年產值可達1200萬元,就業人數將達到300多人,年人均收入能達到2~3萬元。(原標題:食用菌特色產業品牌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