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價不菲的松露 資料圖片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等真菌系統與資源研究組昨日表示,人工種植松露在云南已獲成功,隨著一批種植示范試驗基地的成功建立,未來達產后將緩解野生松露產量稀少的矛盾。
但你可能不知道,產自云南的松露(也稱塊菌)價格只有歐洲松露的5%—10%,是澳大利亞的1/4。云南松露和歐洲市場昂貴的松露差別有多大?云南松露優勢何在?
科技
云南人工種植松露獲得成功
2012年,在昆明警犬基地松露狗的幫助下,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等真菌系統與資源研究組劉培貴研究員一行,在昆明西山區團結街道辦事處塊菌種植示范試驗基地,首次發現了2枚由人工合成松露菌根苗培育出的印度松露子實體,這表明,經過4年多的管理和培育,人工合成松露菌根苗培育的塊菌種植首獲成功。
多年來,云南甚至中國的松露一直處于種類混亂的狀態,為讓人們充分認識到云南松露的分布狀況、價值及開發前景,項目組對中國10個省,云南省的34個縣進行了野外考察與標本采集。在此基礎上,首次確認在中國分布的塊菌屬種類有41個種,其中發表4個新種,發現12個白塊菌新物種。
此外,通過群體遺傳學研究,構建了印度松露的5個居群的遺傳發育關系樹, 并充分證明地理隔離和人為過度干擾導致了松露基因交流、物種擴散受到嚴重干擾和阻斷。
2006年,劉培貴研究組成功創制了松露菌根樹苗的合成技術,目前,已成功地合成了4個松露菌種與6個樹種共生樹種的塊菌菌根樹苗,包括在石漠化治理及荒山地區的種植,為塊菌菌根合成及其大面積推廣種植和維護管理做了充分的科技方面資料積累與技術的儲備。
自2008年以來陸續在云南麗江永勝、玉溪易門、昆明官渡區方旺林場等地建立了一批種植示范試驗基地。目前,已完成1.9萬株菌根苗合成和移栽,建立松露試驗示范種植園近500畝。
劉培貴介紹,松露是一種需要與特定樹木共生的外生菌根菌,尚無法進行傳統的人工栽培,只能依靠先對無菌樹苗進行人工接種感染,然后再將感染好的塊菌樹苗進行移植造林。
現狀
用鋤頭釘耙野蠻開采 松露傷不起
云南以“真菌王國”的美稱享譽全球,全省的野生食用菌資源無論物種數量還是質量,均為世界之最。據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2000余種食用菌中,云南省就有900多種,占世界食用菌種類的49%。
劉培貴表示,云南是發展松露的天然場地,特有的立體氣候為林下種植松露提供了必備的條件,前景非常廣闊。“作為中國松露的主產區,云南松露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近70%,其發展潛力巨大。”
根據往年的市場訂單需求初步統計,近年來國內外市場對松露的年需求量在1000噸左右。中國松露產品向外銷售的國家主要是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每年這些國家對松露的進口需求量在200噸以上,現有收售的產品量遠遠不能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
同時,中國的松露資源的管理和保護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松露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不斷惡化的同時,由于利益的驅動,知識的匱乏,加上林下產品權益不明,無管制、無計劃、地毯掠奪式的采收使得“松露”產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商業化采集區已明顯減產,部分采集區幾乎已無“松露”可采,瀕臨滅絕。
“目前,云南很多地方都是用鋤頭、釘耙等農具以極其野蠻的方式亂挖濫刨,嚴重破壞了松露的資源。”劉培貴認為,如果沒有科學的保護措施加以保護,天然松露可能在3、5年后消失。“為使松露的經濟發展走上可持續利用的道路,松露野生資源的保護及進行人工合成松露菌根樹苗,建立松露種植園,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