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澤地萃”綠農開發有限公司的設施農業工廠有一處神奇的“莊稼地”,這里種植的金針菇、杏鮑菇、靈芝等純綠色食用菌,采取立體種植方式,不施肥料,不噴農藥,冬送暖氣,夏通涼風,只看溫度、濕度、光照和通風等指標,一年四季可連續生產,兩個多月就“收割”一茬。
“澤地萃”綠農公司的廠房就位于澤州縣陳莊村。記者日前慕名前去采訪,有三晉“菇王”之稱的公司董事長申永樂熱情接待了我們,并帶領我們參觀了生產車間。記者在該公司的第三期項目靈芝生產基地欣喜地看到,新鮮的靈芝正陸續出土。走進廠區,一棟棟廠房里,有食用菌生產車間,有管道連接的食用菌加工制種車間,有檢驗室,有裝袋車間,四處干凈整潔。在公司包裝車間,記者看到身穿白色工服的女工們手腳麻利地對產品進行分類。一位正在工作的女工告訴我們,包裝車間首先是對金針菇進行分類,根據長度和帽子大小分成A菇和B菇,然后進行真空包裝,她每天能包30多件1200多斤。申永樂介紹說,公司的主打產品是白色金針菇,金針菇對溫度的要求非常高,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溫度有不同的要求。作為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產企業,他們建成了不同的生產車間,每個車間都保持了最適宜金針菇生長的恒溫條件。目前公司產品主要銷往鄭州、北京和周邊城市,供不應求。
據申永樂介紹,“澤地萃”綠農開發有限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來,利用平整荒山及礦渣坡的230畝地,發展食用菌產業,經過連續的“三級跳”,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省最大的食用菌基地,年生產規模達4000余噸,產值4500萬元,安排勞動就業240余人,年消化玉米芯、麩皮、棉籽殼等農作物下腳料12000余噸。
“第一跳”是2006年,當年公司籌資2800萬元建起金針菇工廠化基地項目一期工程,當年9月投產,日產5噸。為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他們還加大技術攻關,公司先后與山西農業大學、省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技術合作,并聘請省食用菌協會會長、省現代農業食用菌產業體系首席專家常明昌教授為公司技術總顧問,并申請注冊了“澤地萃”牌商標。2011年,在常明昌教授的技術指導下,“澤地萃”公司又投資3600余萬元,新建了杏鮑菇工廠化生產線,日產6噸,并以鄭州市場為依托,遠銷至西安、武漢、北京、長沙等地,完美地實現了工廠化生產杏鮑菇的“第二跳”。隨著產品銷路不斷拓展,公司上下發展的信心也越來越強,2012年,他們又籌資4500萬元,新上了靈芝、蟲草種植和食用菌深加工項目。申永樂說,第三期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靈芝及蟲草800噸,年新增產值2500萬元,加工食用菌產品1500噸,可安排勞動就業80余人,帶動80余戶參與生產,實現人均增收6000元。
同時,近年來,“澤地萃”公司始終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根本立足點,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輻射帶動了一個年產400噸的農業專業合作社和一個年產1000噸的公司,實現產值1600余萬元,安排勞動就業110余人,戶均增收1.2萬元。
“澤地萃”綠農公司的廠房就位于澤州縣陳莊村。記者日前慕名前去采訪,有三晉“菇王”之稱的公司董事長申永樂熱情接待了我們,并帶領我們參觀了生產車間。記者在該公司的第三期項目靈芝生產基地欣喜地看到,新鮮的靈芝正陸續出土。走進廠區,一棟棟廠房里,有食用菌生產車間,有管道連接的食用菌加工制種車間,有檢驗室,有裝袋車間,四處干凈整潔。在公司包裝車間,記者看到身穿白色工服的女工們手腳麻利地對產品進行分類。一位正在工作的女工告訴我們,包裝車間首先是對金針菇進行分類,根據長度和帽子大小分成A菇和B菇,然后進行真空包裝,她每天能包30多件1200多斤。申永樂介紹說,公司的主打產品是白色金針菇,金針菇對溫度的要求非常高,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溫度有不同的要求。作為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產企業,他們建成了不同的生產車間,每個車間都保持了最適宜金針菇生長的恒溫條件。目前公司產品主要銷往鄭州、北京和周邊城市,供不應求。
據申永樂介紹,“澤地萃”綠農開發有限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來,利用平整荒山及礦渣坡的230畝地,發展食用菌產業,經過連續的“三級跳”,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省最大的食用菌基地,年生產規模達4000余噸,產值4500萬元,安排勞動就業240余人,年消化玉米芯、麩皮、棉籽殼等農作物下腳料12000余噸。
“第一跳”是2006年,當年公司籌資2800萬元建起金針菇工廠化基地項目一期工程,當年9月投產,日產5噸。為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他們還加大技術攻關,公司先后與山西農業大學、省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技術合作,并聘請省食用菌協會會長、省現代農業食用菌產業體系首席專家常明昌教授為公司技術總顧問,并申請注冊了“澤地萃”牌商標。2011年,在常明昌教授的技術指導下,“澤地萃”公司又投資3600余萬元,新建了杏鮑菇工廠化生產線,日產6噸,并以鄭州市場為依托,遠銷至西安、武漢、北京、長沙等地,完美地實現了工廠化生產杏鮑菇的“第二跳”。隨著產品銷路不斷拓展,公司上下發展的信心也越來越強,2012年,他們又籌資4500萬元,新上了靈芝、蟲草種植和食用菌深加工項目。申永樂說,第三期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靈芝及蟲草800噸,年新增產值2500萬元,加工食用菌產品1500噸,可安排勞動就業80余人,帶動80余戶參與生產,實現人均增收6000元。
同時,近年來,“澤地萃”公司始終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根本立足點,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輻射帶動了一個年產400噸的農業專業合作社和一個年產1000噸的公司,實現產值1600余萬元,安排勞動就業110余人,戶均增收1.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