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看著同村人丟下鋤頭去城里打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大興鎮前進村的邱長榮他和妻子卻放棄收入不錯的工作,心甘情愿在村里當起了農民。從小打小鬧試種香菇到現在成為雨城區香菇種植大戶,邱長榮告訴記者,都是國家的好政策讓自己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2007年,他們投入了幾萬元搭上大棚,買來菌包,在自己的地里開始試種香菇。夫妻倆邊賣饅頭邊種香菇,不久就見到了收益。
嘗到甜頭的邱長榮決定大規模栽種香菇。由于2006年國家免收農業稅,同時又建立健全了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消除了農民后顧之憂。市區近郊很多農民放棄了耕種土地,選擇進城務工,前進村有大量閑置土地。夫妻倆拿出所有積蓄,以每畝地每年1200元的價格流轉了附近村民的60畝土地,搭起大棚正式開始大規模種植香菇。
通過科學的種植和精心的管理,第一季香菇采摘完后,夫妻倆凈賺了18萬元。初戰告捷的邱長榮夫婦更加堅定了種植香菇的決心。
隨著種植規模越來越大,2010年,邱長榮和幾個朋友成立了興賢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2011年,邱長榮將香菇種植規模發展到了120多畝。產菇期,合作社要雇用20名工人。每天能采摘鮮香菇2000多公斤。邱長榮的香菇除了供給雨城區外,還銷往成都、漢源、石棉、瀘定等地。
由于香菇常溫下不易長久保存,產量一高收購商就開始壓價,為了能賣個好價錢,邱長榮意識到,只有解決香菇的保存問題,才能自己控制香菇的價格,不被收購商左右。
2012年上半年,邱長榮在市區康藏路市場花費十多萬元建立了一個面積20多個平方米的凍庫。凍庫能保存2500公斤香菇。有了它,邱長榮不再擔心香菇賣不出去而被收購商壓價了。
“現在每畝地每年租金在1200元左右,200畝地的租金在24萬元左右,如果沒有取消農業稅,每年將多交2萬元左右的農業稅。”邱長榮表示,這省下來的2萬元又可以多增加近1萬個菌包了。
“現在每畝地每年租金在1200元左右,200畝地的租金在24萬元左右,如果沒有取消農業稅,每年將多交2萬元左右的農業稅。”邱長榮表示,這省下來的2萬元又可以多增加近1萬個菌包了。
今年下半年,邱長榮還準備擴大70畝土地用于種植香菇,并計劃增加蘑菇品種以此滿足市場的需求。他還買來了十幾噸鋼架,準備用鋼架代替以前的竹竿重新搭建大棚。此外,邱長榮還打算號召50多名村民加入到合作社,擴大香菇種植規模,讓大家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