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瘋狂蟲草還能瘋多久?
從2003年至今,號稱“神藥”的冬蟲夏草價格猛漲十倍以上。據蟲草行業網站“西藏商城”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最優檔次的冬蟲夏草批發價格已達到每公斤26萬元。而零售價格更為驚人,以北京同仁堂為例,上好蟲草價格高達每克888元,大約是金價(大約每克338元)的兩倍。
蟲草是真菌冬蟲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后形成的復合體。受真菌感染的幼蟲,逐漸蠕動到距地表二至三厘米的地方,頭上尾下而死,形成“冬蟲”;幼蟲雖死,體內的真菌卻日漸生長,直至充滿整個蟲體。來年春末夏初,蟲子的頭部長出一棵紫紅色的小草,高二至五厘米,是為“夏草”。
大幅減產
中國冬蟲夏草資源主要分布于海拔3500米—5000米的地區,西藏、青海、四川、甘肅和云南等5省區均有分布,核心產區在西藏的那曲、昌都和青海的玉樹、果洛。
每年4月—6月是冬蟲夏草采挖季節,一般認為,蟲草成熟后10天內必須采挖,否則其藥用價值將大大降低。
多年來,蟲草的年交易量都保持在80噸—150噸之間,以平均價格每公斤15萬元計算,市場規模在120億元以上。但今年的狀況并不樂觀。
西藏自治區農牧廳7月25日發布信息稱,那曲地區今年共15.06萬人參加采集蟲草,采集量約16.3噸,與去年相比減少3.7噸,按目前市場價平均每公斤12萬元計算,產值約19.56億元。
該廳6月時曾預測,由于在蟲草采集期間,雨水偏少、天氣干旱、氣溫偏低等因素影響,西藏今年蟲草產量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那曲、昌都地區預計平均下降兩成左右。
而“西藏商城”網站則預計,昌都地區將減產50%,玉樹、果洛減產30%,總體上今年產量只相當于豐年的60%。
“神”草天價
關于蟲草的功效,至今仍未有明確答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提到,蟲草補腎益肺,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虛喘、勞嗽咯血、陽痿遺精、腰膝酸痛。《中藥學》則認為,蟲草可用于治療肝炎、陽痿、腫瘤、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呼吸系統疾病等。唯一的共識是,蟲草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由于極為珍貴,一般而言蟲草的用量僅為4克—6克,即便如此,每克數百元的價格也遠非一般人所能消費得起。
劉俊是活躍在西寧勤奮巷蟲草交易市場的一位收購商。“最開始的時候,是一兩萬元一公斤的樣子,賣到沿海的話能有六七萬元。”劉俊回憶。2003年,非典疫情暴發,包括廣東、江浙等地對蟲草的需求激增,到當年年末,蟲草價格漲了一倍,收購價達到每公斤3萬元以上。暴利驅動下,很多人開始做這個生意。但隨著價格步步走高,許多沿海商人開始直接到產地去收購剛挖回來的蟲草。
劉俊認為,純粹的炒家并不多,最多就是屯幾個月等個好價錢。
“蟲草是藥,有有效期,放了超過一年,等新蟲草上市,價錢就完全不一樣了,就算是囤貨,也必須在春節前后出手,否則就很難了。”劉俊說,“炒這個不可能一本萬利,比如2009年年初,價格就虧了一半,沒出手的后悔死了。”
在蟲草產區,如果運氣不差,挖草人一天基本能夠挖到十幾條,每條價格在20元左右,每天收入能有200元以上。不過,很多地方一年也就那么十幾天能挖到蟲草,實際上牧民能拿到的錢不多,也就是一年四五千塊錢。
然而,按照最優質蟲草2000條/公斤計算,在蟲草產地,每公斤蟲草成本僅4萬元,但到了批發市場,就連漲數倍,沒有20萬元以上基本拿不下來。
“我們外地人去當地是買不到蟲草的,一來語言不通,二來不認識人。利潤的絕大部分,都到了當地的販子手里。”劉俊介紹,“我們只能吃一點中間的利差”。
生態災難
一項調查表明,西藏三分之一農牧民的主要收入來自蟲草。2004年,西藏3個國家級貧困縣中的嘉黎縣和察雅縣,其蟲草收入分別占農牧民收入的70.55%和82.36%。而在青海產區,有80%的牧民靠蟲草掙錢,蟲草收入占牧民總收入的50%—80%,蟲草成為除牧業外牧民主要甚至唯一的收入來源。
但大規模采集蟲草,已然造成嚴重的生態危機。“在以前,海拔3500米以上的青海產區大部分地區都有蟲草分布,但現在只有在4500米以上的局部地區才有分布。25年前,生長密集區每平方米就有蟲草20—46根,現在僅存1—5根。”青海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魯順元介紹。
過去,藏民往往笑稱牛羊都是吃著蟲草長大,如今卻再也沒人敢這樣夸口。魯順元說,“以前,牧民看到小的蟲草往往都不理會,但現在凡像個蟲草的都會挖上來,小蟲草也值錢,斷的蟲草也值錢。”
每采集一根蟲草至少會破壞30平方厘米的草皮,按蟲草采挖期50天、每人每天平均采挖20根計,一個采挖者一年就會破壞草皮數十平方米,每年因采挖蟲草被破壞的高山草甸面積達數百萬平方米之巨。
“不僅僅是采挖,人的活動對環境影響更大,上山挖草免不了要燃燒做飯,汽車也要跟著跑,就留下大量生活垃圾和燃燒廢氣。”魯順元認為,采挖活動的加劇使得蟲草生長環境惡化加劇,導致蟲草產量、質量急劇降低,最終又推高了蟲草價格,引來更多的采挖者。“這已經成了惡性循環!”
比黃金還要金貴的蟲草,引來大量外鄉人。以青海果洛州為例,2005年,外來采挖人員就有6萬之多。外來者對本地環境的珍惜顯然遠不如本地牧民,而文化上的差異更容易造成沖突。
為保障農牧民利益,2005年開始,青海、西藏兩地分別實行了采挖證制度,以控制采挖者數量,但收效甚小。
“管理成本太高了,蟲草產地是一個廣闊的區域,……政府派不出那么多人來守山。”魯順元說。
但頗為諷刺的是,一些學者認為,蟲草在藥用價值方面,并不比紅棗高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