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會展報道 » 正文

    農業部網站:世界各國專家云集北京 共商食用菌產業科學發展大計


    【發布日期】:2012-09-03  【來源】:農業部網站   【作者】:梁寶忠
    【核心提示】:此次世界各國食用菌科研與產業界的朋友以食用菌營養與健康為主題,圍繞遺傳育種、栽培、加工、藥用、市場管理等議題開展學術交流,共商科研和產業發展大計,為中國與國際食用菌產業界、科技界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難得的平臺和機遇,對于促進全球食用菌領域共享科研成果、互通產業信息、推進食用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8月26日至30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食用菌協會、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主辦,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和北京市通州區政府共同承辦的第十八屆國際食用菌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全球性食用菌專業技術交流大會。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薛亮在開幕式上講話時說,中國是多種食用菌的起源地,不僅擁有豐富的種質資源,還有適合不同季節和不同生產方式的栽培品種。2011年全國食用菌栽培規模超過300億袋,消化農林副產品3125萬噸左右,總產量超過2500萬噸,食用菌的市值已超過棉花,占種植業總值的5%,已成為糧油果菜之后第5大農作物,為促進中國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貢獻。此次世界各國食用菌科研與產業界的朋友以食用菌營養與健康為主題,圍繞遺傳育種、栽培、加工、藥用、市場管理等議題開展學術交流,共商科研和產業發展大計,為中國與國際食用菌產業界、科技界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難得的平臺和機遇,對于促進全球食用菌領域共享科研成果、互通產業信息、推進食用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國際食用菌學會主席格雷格?西莫在致辭時說,自第17屆食用菌國際會議以來,四年間食用菌生產規模繼續擴大,并在世界很多地區振興,特別是中國大規模投資科學基礎設施,將其食用菌產業推到了國際舞臺的前沿。但是目前推動食用菌產業的科學投入,不足以確保產業的成功,生產技術的進步必須與支撐國際市場效能的科學承諾并肩發展,才能實現國際食用菌消費的可持續增長。如果在科學方面進行全球合作,鞏固產品和市場容量,21世紀將成為眾所周知的蘑菇世紀。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低熱能健康食品,不僅對維護人體營養平衡和身體健康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腫瘤、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防血栓、保肝解毒、健胃、減肥、調節中樞神經等多種功效,經常食用,有顯著的抗衰老、輕身、益壽、延年等作用,被世界營養學家推薦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譽為21世紀的保健食品,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倡導的“一葷、一素、一菇”健康膳食的三大基石之一。食用菌生產具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不與其他爭資源的優勢,是不可多得的生態、節約、高效的農業產業,是緩解我國糧食糧食安全壓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的陽光產業,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可實現農業廢氣物資源化,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支撐國家食物安全。
           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金霞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每個667平米的標準大棚栽培平菇,可消化農業廢棄物棉籽殼15―20噸,栽培周期3―4個月,產鮮菇15―20噸,相當于4.5畝耕地生產的糧食糧食。我國每年產生秸稈皮殼、樹枝、樹皮、木屑、禽畜糞便等農林牧廢棄物30億噸左右,如果利用5%,至少可生產1000萬噸干食用菌,相當于用飼料糧1.22―1.28億噸生產1600萬噸牛肉,等于增加耕地2.43―2.56億畝;若以提供蛋白質的量計算,干食用菌的蛋白質含量平均24%,是牛肉的1.6倍,2011年我國生產的2571.7萬噸鮮食用菌相當于98.7萬噸牛肉,等于為我國增加耕地1313―1580萬畝。另外,生產l公斤鮮平菇平均用水3公斤,相當于蔬菜的14.3%,l公斤食用菌干品平均用水30公斤,相當于糧食糧食的3.3%,2011年我國食用菌鮮品產量2571.7萬噸,與生產相同產量的蔬菜和糧食糧食相比,分別節水4.25億立方米和242.5億立方米。可以看出,食用菌生產創立的“種養業副產品→食用菌→有機肥、飼料→種養業”循環經濟模式,不僅具有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效益好的特點,還使農業資源得到了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循環利用。如果在農作物秸稈的重點產區和老少邊窮地區發展食用菌產業,既能提高土地和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顯著減少農業生產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又能吸納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大幅增加農民收入。
     
           在北京市通州區永樂鎮食用菌產業園,技術專家侯桂森介紹說,園區主要采用地栽、立架式、墻式、立袋、立式袋內覆土栽培模式,在261棟春秋棚和57棟日光溫室,全部采用“兩網、一板、一燈、一緩沖”技術體系,種有香菇、平菇、秀珍菇、毛木耳、雞腿菇、茶樹菇、長根菇、豬肚菇、靈芝杏鮑菇金針菇、白靈菇等,其中杏鮑菇、金針菇、白靈菇實現了工廠化周年生產。一個春秋棚投資約21000元,以毛木耳為例,平面栽培7000棒,每棒純利2元,如果立體栽培,投入4萬元左右,一年種兩茬,每茬18000棒,每棒純利1元。在園區的示范帶動下,孔莊村農民有的自己建棚種食用菌,還有20戶農民把土地流轉給了產業園,每年每畝獲得地租1500元,有15人進園打工,女工每月2100元,男工每月2400元,還有加班費。
           張金霞告訴記者,目前我國食用菌產業出現的生產轟轟烈烈,研發冷冷清清的現象應引起重視。在中央惠農政策的支持下,食用菌產業規模的擴大已超過了市場需求的增長,能源、勞動力、土地、原料、物流等成本大幅上升,也不同程度影響了產業效益和發展。在科研方面,由于公共財政投入不足,缺乏對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律進行系統、科學研究,產業通用技術和基礎技術研究幾乎處于空白,技術儲備幾乎等于零,在產業鏈條上的技術研發、專業化生產、育種研究、菌種生產工藝及栽培設備設施研發等方面也沒有形成完全的精準化專業化的技術模式,總體處于經驗性生產,再加上學科建設不系統,人才缺乏,與世界先進技術水平國家相比,總體上我國落后了20-30年。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對食用菌產業及其發展規律進行深度思考,科學認知,理性掌控,大力提倡和普及食用菌消費,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著力提升科研院所的研發能力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我國食用菌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大會由大會組委會主席、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唐華俊主持,來自53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名代表圍繞種質資源、育種、栽培與菌種、病蟲害防治、生物技術、營養與藥用、市場管理等個專題進行了學術與技術交流。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县| 中山市| 白水县| 玉田县| 柞水县| 深水埗区| 宿迁市| 包头市| 舟曲县| 洛浦县| 六枝特区| 米泉市| 五华县| 固安县| 札达县| 太湖县| 洛川县| 嫩江县| 四川省| 视频| 新沂市| 黄石市| 扶风县| 巴塘县| 游戏| 酉阳| 基隆市| 美姑县| 福泉市| 宜良县| 南丹县| 余庆县| 阳山县| 宜春市| 扬中市| 东港市| 东光县| 永平县| 台前县| 友谊县| 和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