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技術 » 正文

    杏鮑菇栽培技術


    【發布日期】:2016-01-09  【來源】:靈壽縣農業信息網
    【核心提示】:  一、栽培原料 適宜杏鮑菇生長的基質原料很多,如雜木屑、棉子殼、玉米芯、甘蔗渣、豆秸稈等均可作主料,為防止扎破栽培袋和
      一、栽培原料 適宜杏鮑菇生長的基質原料很多,如雜木屑、棉子殼、玉米芯、甘蔗渣、豆秸稈等均可作主料,為防止扎破栽培袋和便于拌料裝袋(瓶),木屑必須過篩,秸稈類必須粉碎。輔料可添加麩皮、米糠、玉米粉、棉籽餅粉、碳酸鈣、白糖、石膏粉等。
      二、栽培季節  在自然條件下栽培,根據杏鮑菇的適宜生長溫度,一般以秋冬和冬春栽培為宜,但在冬季氣溫較高的地區,安排在12-2月出菇更好,因溫度太高或太低都難以形成原基,不利子實體生長發育。因此,無論南、北方都應根據出菇的適宜溫度來安排恰當的出菇期,一般是以氣溫降至18℃時提前50天制栽培菌袋為宜。如果有條件,夏季也可利用冷庫降溫進行錯季栽培,經濟效益較高。
      三、 栽培方式  杏鮑菇的栽培因所用的培養容器不同,有瓶栽、箱栽和袋栽等方式。其中最方便和最實用的是袋式栽培。1. 平架豎袋式 這種方式以利用冷庫原有架床為目的,以降低投資成本。冷庫的床架一般為6層,床架層距6O厘米,床寬120厘米。實用栽培面積計算為:
      菇房面積x60%x床架層數,如菇房平面面積100m2x60%x6層架=360m2,采用寬20厘米,長32厘米的單頭出菇菌袋,每袋裝濕料1.2千克,每l m2床架可排放80袋,該菇房約可栽培28000袋,平均每1 m2菇房可排放280袋。冷庫菇房必須進行三項改造:
      ⑴ 要增開近地面排風窗,裝設帶百葉窗的雙向風扇,以便及時排除較重的CO2氣體。
      ⑵ 適宜光照是杏鮑菇正常出菇的必要條件,因而每層菇床要增設日光燈,強度以最暗處達到300-500Lx為度。
      ⑶ 菇房內要增設高壓水管,以便安裝噴霧裝置,提高空氣濕度。此外,最好有排水地漏,以便排除污水,清潔環境。
      2.豎架橫袋式 適用于大棚,采用豎架橫袋的優點如下:
      ⑴ 便于設置燈光,用角鋼材料即可,不用架板,省投資。
      ⑵ 便于通行,擺袋、開袋、采菇等操作管理直觀方便。
      ⑶ 平均每1 m2菇房可碼放178袋。數據如下:
      菇房長15m,寬9m,平面面積135m2。設置高2.5m x長12m=30 m2的角鋼架8排,擺袋總平面約240 m2。
      架寬0.2 m,每0.7m高設橫鋼粱,每1 m寬設豎鋼1根,架間距0.9m。
      采用雙頭出菇菌袋,寬17厘米,長34厘米的,每袋裝濕料1.2千克,每l m2床架排放100袋,該菇房約可栽培24000袋,平均每1 m2菇房碼放178袋。
      四、 原種制備 培養基配方:木屑73%,麩皮25%,糖1%,碳酸鈣1%。也可用小麥、大麥、玉米、高粱等谷粒作培養基。按常規法配料、處理、裝瓶(袋)、滅菌、接種、培養,用第一種培養基一般需30-35天菌絲長滿瓶(袋),用后幾種谷粒培養基,菌絲長滿袋(瓶)更快,約20天。
      五、 栽培配方 各地可因地制宜選料配制,現列舉五個配方供選用:
      1.雜木屑36%,棉子殼38%,麩皮24%,白糖1%,碳酸鈣l%。
      2.雜木屑23%,棉子殼23%,麩皮19%,玉米粉5%,豆稈粉28%,碳酸鈣1%,白糖1%。
      3.雜木屑23%,棉子殼38%,豆稈粉15%,麩皮17%,玉米粉5%,碳酸鈣1%,白糖1%。
      4.雜木屑37%,棉子殼37%,麩皮l8%,玉米粉5%,碳酸鈣1%,白糖1%,石灰粉0.5%。
      5.甘蔗渣70%,米糠20%,玉米粉7%,白糖1%,石膏粉1%,石灰粉1%。
      六、 制做栽培袋  杏鮑菇的栽培袋制作與金針菇的栽培袋制作相似。早秋栽培可選用聚丙烯袋,此袋的優點是透明度好,料袋經高溫滅菌后緊縮,膜料之間無空隙,不易產生夾層菇。缺點是冬季低溫易碎裂,宜選用高密度低壓聚乙烯袋。
      培養料按配方比例稱好后拌勻,調含水量為68%左右裝料,如果采用單頭出菇菌袋,每袋裝濕料1.2千克,最好是套環加棉塞,透氣好發菌快。于l.5kg/cm2的壓力下蒸汽滅菌2小時,或常壓蒸汽滅菌l00℃維持16小時。接棉子殼菌種,l瓶菌種可接種30袋。接種后直立排放于發菌室的床架上,避光培養,溫度保持在25℃左右。
      如果采用雙頭出菇菌袋,每袋裝濕料1.2千克。折袋口、扎繩均可。待料溫隆至室溫后,按無菌操作規程在接種箱(室)中接種。接棉子殼菌種,l袋菌種接種15-20袋。因菌袋扎口無棉塞,待菌絲生長達料的1/2以上時,要適度解松袋口,增加氧氣促進菌絲生長。
      七、出菇管理  菌絲滿袋后即進行出菇管理,單頭出菇菌袋可直立排放在床架上,雙頭出菇菌袋可橫碼在床架上,技術要點如下:
      1.開袋 在菌絲尚未扭結時開袋,難以形成原基或原基形成很慢,出菇不整齊,菇體經濟性狀差;在原基形成或出現小菇蕾時開袋,原基分化和小菇發育正常,出菇整齊,菇體的經濟性狀好;如果在子實體已長大時開袋,在袋內會出現畸形菇,嚴重時長出的菇會萎縮、腐爛。因此袋栽杏鮑菇的開袋時間,應掌握在菌絲扭結形成原基并已出現小菇蕾時開袋,解開袋口,將袋膜向外翻卷下折至高于料面2cm為宜。
      2.控溫 菇房溫度直接影響原基的形成和子實體的生長發育。
      氣溫低于8℃時,原基難以形成,即是已經長的菇體也會停止生長、萎縮、變黃直至死亡;
      氣溫持續在l8℃以上時,己分化的子實體突然迅速生長,品質會下降;
      溫度20℃以上時,菌絲又轉向營養生長,低溫刺激的效應也就消失,原基停止發育,菇蕾中的營養倒流而萎蔫,已形成的幼菇也會萎縮死亡。因此,出菇期菇房氣溫應控制在13-15℃,這樣出菇快,菇蕾多,出菇整齊,15天左右可采收。
      3.保濕 菇房空氣濕度應保持在85%-95%,濕度太低,子實體
      會萎縮,原基干裂不能分化,為了提高空氣濕度,最好用噴霧器噴頭朝上噴霧水,切勿將水噴到菇體上,否則子實體會變黃影響品質,嚴重時會造成腐爛。
      4.通風 現原基期則需要充足的氧氣,CO2濃度應降低到0.5%左右。否則原基不分化而膨大成球狀。菇體生長發育期,也需要空氣新鮮,CO2濃度以不高于0.4%為宜。
      出菇期如果通風不良,由于CO2濃度過高,會出現畸形菇,若再碰上高溫、高濕天氣,還會導致子實體腐爛。因此,出菇期菇房內必須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條件,特別是當菇蕾大量發生時,及時拉直菌袋口薄膜,以避免菇蕾因缺氧而畸形。
      5.光照 現原基和子實體的生長發育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適宜的光照強度為300-500Lx。注意每層或每排床架都應有適宜的光照,不能有死角。
      八、 采收與產率 一般在現蕾后15天左右可采收。在菇體呈保齡球形,菇蓋未展開、孢子尚未彈射時為采收適期。采收標準應根據市場需要而定:外貿出口菇要求菇蓋直徑4-6cm,柄長6-8cm;內貿市場對菇體要求不甚嚴格。
      采完頭潮菇后,再培養2周左右又可采第二潮菇,第二潮菇朵形較小,菇柄短,產量低。在正常情況下,頭潮菇每袋產量約在100-150克,一般總生物學效率為40-60%。如果后期進行料袋補水或覆土栽培,產菇率可達到所投干料重的的100%。
     
    關鍵詞: 杏鮑菇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冈县| 阳城县| 南陵县| 阿鲁科尔沁旗| 特克斯县| 赣榆县| 威海市| 长治县| 本溪市| 雅安市| 罗甸县| 获嘉县| 方山县| 太白县| 盱眙县| 湘潭市| 潼关县| 陵水| 全南县| 茂名市| 新乐市| 新昌县| 岳阳市| 黄梅县| 清远市| 北海市| 玉林市| 五莲县| 南通市| 五河县| 香港 | 平果县| 行唐县| 阳原县| 巴里| 武邑县| 科技| 高要市| 西城区| 东兴市| 屏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