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珠原產于印度,生長于羅氏大戟的樹樁上,高溫秀珍菇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受到了很多人的熱愛。故又明印度鮑魚菇;別名環柄斗菇,也稱袖珍菇、小平菇。為珍稀菌類消費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以其外觀秀麗,食用口感好、配菜鮮艷等特點,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目前主栽的秀珍菇菌株有兩個,一是引自日本的 “小平菇”,出菇溫度在8-24℃。菌蓋灰色,成熟后色白,叢生柄短、產菇集中;二是引自臺灣的秀珍菇,出菇溫度在8-24℃,菌蓋淺灰色,單生、柄短,中生或偏生。
1、秀珍菇栽培季節的確定
栽培時間確定主要根據市場需求來確定栽培品種和栽培時間,再綜合當地的氣候條件確定。一般秀珍菇栽培袋的培養時間為25-35天,栽培者應根據生產的具體情況進行各級菌種的選購或制作。杭州地區高溫秀珍菇安排在4月份開始制袋,5月份開始出菇,可采收至9月底、10月初。
2、秀珍菇培養料配方
(1)棉籽殼93%、麩皮5%、輕質碳酸鈣1%、糖1%;
(2)棉籽殼45%、雜木屑40%、麩皮10%、糖1%、輕質碳酸鈣2%、石膏粉2%;
(3)雜木屑75%、麩皮10%、玉米粉5%、米糖8%、輕質碳酸鈣1%、糖1%。
所有的原材料必須要求新鮮、無污染、無異味。
雜木屑在使用前需要經過發酵處理:先過2.―4目篩,去雜物;然后建堆,堆底寬5―8米,高1.8―2米,長度不限,呈龜背形;木屑表面灑少量石灰粉,噴水均勻、自然發酵。5―6天后料堆內溫度升至60℃左右,進行第一次翻堆,翻堆力求內外、上下木屑位置對調,以達到發酵均勻;然后相隔6 天―5天―4天再翻堆3次。整個木屑發酵處理需要25天左右,木屑呈深褐色,具有一定香味方可使用。
3、秀珍菇菌袋制作與培養
(1)原料裝料前,應事先將所有的原料拌水混合均勻,覆蓋堆放24小時,促使原料吸水均勻并軟化,可避免裝袋時刺破菌袋,引發菌期污染。
(2)由于秀珍菇較適合墻式栽培,因此通常采用17X33X0.0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干料重為400―500克,裝袋時避免機械或人為損傷,松緊度適宜。
(3)拌料時應控制含水量在60%―65%,以手緊握料時,指逢中有3、4滴水珠滴下,松手后料依然呈圓,擲地松散不成團為準。
(4)滅菌必須徹底,接種必須嚴格實行無菌操作。每袋生產種菌包40―50袋。
(5)接好種的栽培袋置于培養室“井”字型堆放4―6層養菌,或置于培養架上養菌。培養期間,應經常檢查堆溫,防止高溫燒菌;若堆溫低于20℃時。應設法增溫,注意堆溫控制在25℃左右,培養室必須通風良好,空氣新鮮,預防陽光直射。
(6)發菌期間必須經常檢查菌袋,及時清理雜菌污染或不吃料的菌袋。
4、出菇管理
經過25―35天培養,菌絲長滿整個料袋;繼續培養5―7天,當發現袋口菌絲吐黃水或出現菇蕾時,表明菌絲已達到生理成熟,可馬上轉入出菇房(棚),進行出菇管理。
(1)菇房(棚)消毒
在菌袋轉入出菇棚前10天左右,然后通風一星期,接著將生石灰粉撒于棚內地面。
(2)溫度控制
將生理成熟的菌袋進棚碼墻后,就可劃去封口套圈及塑料,留3厘米長,并覆蓋薄膜保溫保濕,認為拉大棚內溫差,溫差以10―12℃為宜,促進子實體原基的分化,棚內溫度控制在12―18℃;大部分原基出現之后,可適當減少溫差,提高棚內溫度至14―20℃。當棚內溫度超過25℃時,應立即采取降溫措施;氣溫低于12℃,應進行增溫、保溫。每采完一潮菇后,應集中清理料面,去除死菇、菇根、雜物后以上述方法繼續溫控出菇。
(3)秀珍菇濕度控制
菌袋進棚碼墻后,控制棚內空氣濕度在85%―95%,超過95%必須通風降濕,低于85%時,可根據集體情況噴灑空間水,達到維持空氣濕度的目的。每天采完菇后,可細霧狀結水于菌袋料面和幼蕾,具體的水分管理應根據棚內實際情況而定,一般陰雨天少噴水,晴天可多噴水。
(4)秀珍菇需要通風
秀珍菇為好氧真菌,因此在子實體生長階段應給予足夠的氧氣,通風不良往往導致畸形菇的產生。但是通風必須結合溫濕度協調控制。每次噴水后,必須進行通風,否則極易導致高溫、高濕、通風時間視具體條件而定。菌墻不可過高,一般碼墻的菌袋在10層左右,有利于空氣流通。
(5)光線
秀珍菇非喜光菌,但是子實體原基分化后給予適當的光線刺激,強度一般控制在300―600LUX,以在菇房(棚)內可看清書本字跡即可,強光不易形成原基,或形成菌柄又粗又短、菌蓋不易開展的子實體。長期放置在黑暗的菇房中,會嚴重影響原基的形成。
(6)采摘后管理
每采完一潮菇后,應集中清理面料,去死菇、菇根、雜物、封口養菌3―5天即可進入下潮菇的管理。采取二潮菇以后可補注營養液,注水后注意保溫保濕,讓菌絲充分恢復。
5、病蟲害防治
秀珍菇發菌期間,常見的雜菌有綠色木霉、青霉、毛霉、紅色鏈孢霉等,檢查發現后應該及時檢出處理。雜菌的防治主要靠保證接種實行無菌操作,培養室必須通風良好、空氣新鮮,周邊環境干凈整潔,另外也可在培養料中添加5%的多菌靈粉劑1000倍,起到防護作用。
子實體生長階段還可能引發蟲害,危害嚴重的有菇蚊、菇蠅,發生嚴重時可用有機肥,噴藥時間應選擇在轉潮期。在噴灑過程中,必須將菌袋的正反面及棚、室角落和外圍同時噴灑,最好早晴好天氣的下午1―3時進行,施藥后2―3天內不噴水,以延長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