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白色金針菇袋栽工藝工廠化生產關鍵技術是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環境研究所經過近幾年潛心研究開發出的最新科研成果,該項技術緊密結合食用菌發展前沿,在金針菇袋栽工藝技術領域取得突破進展,形成了包括廠房建造、品種利用、培養料制作、滅菌工藝、接種工藝、培菌技術、催菇技術、再生法育菇、優質菇培育等整套的技術體系,為河南省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技術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有機白色金針菇工廠化生產是有機金針菇生產發展的方向,既有利于有機金針菇生產的標準化,又有利于有機金針菇產品的質量安全,還有利于提高有機金針菇生產的勞動生產率和土地利用率。
有機白色金針菇袋栽工藝工廠化生產關鍵技術
有機白色金針菇工廠化生產新型菇房的設計與建造一是地面施工。先鋪10厘米厚的石灰混合土并壓實;在壓實的石灰混合土上鋪設一層0.12毫米厚的塑料膜;在塑料膜上方鋪設一層6厘米厚的泡沫塑料擠塑保溫板;在保溫板上方澆制一層6厘米厚沙石水泥混凝土。二是菇房內鐵制層架的制作。每間出菇房內放置4個鐵制層架,中間放置兩個,兩邊放置兩個,菇房內鐵制層架角鐵采用國標3厘米×3厘米型號。鐵制層架共設8層,鐵制層架焊制完工后噴涂灰色防銹漆。三是屋頂面板的施工。屋頂彩鋼板采用15厘米厚的聚苯夾層復合板,菇房四周墻面采用10厘米厚的聚苯夾層復合板。四是屋頂支撐橫梁與層架連成一體。鐵制層架的立柱加高至屋頂彩鋼板下面的橫梁,橫梁與立柱連在一起。
高產優質工廠化生產專用有機白色金針菇新品種工廠化生產金針菇表現較好的品種有F21、F212、F171、8808等品種,這些品種外觀好看、菇體色白、出菇整齊、產量優勢明顯,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培養料配制技術一是培養料加水量研究。培養料中以65%的含水量最好。二是培養料攪拌時間和方法確定。培養料共分為兩次攪拌,第一次攪拌30分鐘,第二次攪拌30分鐘,使培養料充分混合并使水分與原料充分結合。
菌袋制作工藝技術一是塑料袋規格和培養料裝料量。塑料袋規格為180毫米×350毫米×0.05毫米,采用自動沖壓型裝袋機進行裝料,每袋裝0.45公斤干料。二是培養料打孔技術。菌絲生長需要一定的氧氣,為了縮短生長周期,加快菌絲在很短的時間里長滿菌袋,需要在袋料中打1個孔。三是袋口處理技術。將栽培料裝進栽培袋后,袋口采用套環加蓋體的方法進行封口,然后進行滅菌。
菌袋滅菌技術高壓滅菌,滅菌溫度126℃,滅菌時間3小時。
菌袋接種技術采用凈化車間內半自動接種技術,接種效率大幅度提高,接種污染率降低。
菌絲培育技術菌絲在菌袋中生長,培養溫度非常重要。在21℃~23℃溫度下進行菌絲培育,環境要求黑暗、干燥。適宜的低溫區域有利于培養健壯的菌絲。
優質菇培育技術催蕾:菌絲滿袋后,室溫控制在12℃~14℃,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90%~95%,7~10天行成大量菇蕾。抑制:待幼蕾長3~5厘米時,將袋口打開,去掉袋口處多余的塑料膜。打開排氣扇,加大通風量,降低菇房內溫濕度,溫度控制在5℃左右,使幼菇受到惡劣環境刺激,經2~3天幼菇驟然枯萎。再生催蕾:經2~3天幼菇枯萎,再適度升溫,增加環境濕度,增加光照,使枯萎的幼菇基部再形成大量新生幼蕾。溫度控制在6℃~8℃,相對濕度85%~90%。套袋:子實體長至6厘米時,進行套袋,控光、控濕、控氣、控溫,溫度控制在7℃~9℃,減少通風量,培育優質菇。金針菇子實體菌柄的長度達15厘米時開始采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