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是一招失手滿盤皆輸,我們食用菌從業者有時一步走錯,步步皆錯。食用菌行業的浮躁之風這幾年愈刮愈烈,讓更多從業者變得急功近利,越來越多的人期望通過頻繁轉行、更換發展之路來獲取更多的利益,企圖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資本的積累,稍不留神很可能導致更大的損失。
某黑木耳產區的一位耳農,種植黑木耳在當地有了一定的名氣,也積攢了幾十萬的資金,看到經銷黑木耳比種植黑木耳更加省心還賺錢,放棄了黑木耳種植,轉而做起了黑木耳經銷的生意,殊不知自身從未經商的經驗,所有積攢的幾十萬資金被另一黑木耳大商騙得精光。回心再種耳也可以,但他又用東借西湊的幾萬錢買了個發酵罐從事液體菌種生產銷售,結果未經市場考察,液體菌種當地耳農根本不買這個帳,幾萬元的發酵罐被賤賣了不到1萬元,利用這點錢又做起了販賣酒精的生意,更沒想到買來的酒精竟是假酒精。自己陷入一場惡性循環。苦,還是苦,這位耳農如今一貧如洗。
這位耳農本身種耳經驗很豐富,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本可以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在黑木耳栽培領域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但只認準了一個食用菌其它領域是個熱門行業,卻忽視了自己的經驗、能力和社會背景,結果導致失敗,賠了夫人又折兵。
食用菌從業者在轉行過程中,一定要要了解自身的能力與競爭優勢,給自身準確定位;還要做好自己的規劃,對于那些未規劃好,或是自認為“運氣”不佳的從業者來說,客觀上導致的結果,就是在這個行業胡亂地跳來跳去只會讓你增加更多阻礙。帶來強烈的危機感,接下來又被這種危機感所影響,陷入了惡性循環。
在食用菌行業打拼,我們不是強調墨守成規,沒有創新觀念。事實上,我們轉行的目的就是在這個產業中能有更大發展。如果能在轉行前做好準確定位,充分考慮自己的內在能力取向和獨特的行業價值,對自己即將從事的新領域進行充分調研和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數,充分做好準備再去轉行,這樣獲得的成功率就自然會變得高許多。總之,轉行之前務必多作準備,讓我們轉得更理性一些。做好定位再轉行,這是我們所有準備轉行的從業者都需要特別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