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在我遇到從業困境時,90多歲高齡的李茹光教授在一次與我談話時勸我說,眼下你搞食用菌要緊的是念好“三自經”,他說的“三自經”即“自信、自尊、自強”。李老歸納的“三自經”很有見地、切中肯綮,也是我們從事食用菌行業的人員面臨困難和挑戰時戰而勝之的精神支柱,也是食用菌生產、科研、教學和產業各個方面發展的前提條件。
自信,是力量的源頭,立足的根基,發展的動力。這幾年來,不斷有人對從事食用菌產業的前景提出疑問,失敗的有之,轉行的有之,使得不少人對食用菌行業的發展產生迷茫,缺少自信。有些學食用菌的人專業思想不夠牢固,雖寒窗苦讀、辛勤工作多年,但一遇到困難就想向別的行業方面靠。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沒有自信就不可能執著地堅持,也就不能夠鍥而不舍地深入研究、破解難題。因此,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增強自信,是當務之急。古人云“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自信首先來自菌物界自身,源于對菌物界科學價值、發展前景的深刻認識,源于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提高自信的同時自然就能做到自尊。自尊自重就是要維護食用菌產業的形象,提高食用菌界的聲譽,每個從業者都要朝著“德技雙馨”的目標不斷前進,發揚食用菌老一輩學者精誠的傳統,取信于菇農、取信于行業。現在有的從業人自我標榜、假話、大話連篇,不講科學態度,有的急功近利、到處撈取錢財,有的弄虛作假,謀取利益、坑害菇農。更有一些混跡行業隊伍的“大忽悠”,坑害無數菇農的大騙子搖身一變成了“工廠化設計大師”等等這些,敗壞了行業聲譽,食用菌行業要自尊,就應整頓好產業隊伍,嚴以自律,嚴格管理,愛惜自己的聲譽。
食用菌從業者要自信、自尊,關鍵在自強。成就一位成功人士十分不易,做這個行業既要懂得菌物學和現代生物科技知識,更要領會和感悟菌物學的精髓和奧秘,不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要成為食用菌大家,無異緣木求魚。因此,作為從業者,一定要發奮讀書,掌握扎實的理論功底、多實踐,力戒浮躁、耐得寂寞,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以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探求菌物學的未知奧秘,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自強,還必須埋頭苦干、扎實工作,遵循科學規律,弘揚科學精神,在繼承和創新、理論和實踐等方面取得實實在在、令人信服的成績和成果。相信在“三自”精神的激勵下,食用菌這門學科,定會對產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