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在我剛參加工作之時,我的導師對我要求的特別嚴厲,給我大量的資料讓我參考,我迷戀在在資料里,可謂夜以繼日。但我的導師對此并不感冒,對我說:你天天泡在資料里,還有什么時間思考?
幾十年了,這句話讓我難忘,我們在從業過程中,尤其是食用菌科研方面,光是盯著大量的書本、資料中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聯系實際多問幾個為什么,作深入的研究和透徹的思考,才能獲得真知。若想在菌界有所造就,那不是由于別的,必須有辛勤耐久的理性思索,邊讀邊學邊思考,一方面學習已有的知識,一方面思考、消化,在廣泛吸收精華的基礎上提出創見。這樣,我們的頭腦就不只是一個采購站,而且也是一個加工廠,把食用菌各方面的知識消化吸收,提煉加工成更有用的東西。
古人云“學貴有疑” 我們菌界人士提倡多讀書,讀好書,但重要的是聯系實際思考、應用。我們讀菌物學大師的書籍讀書首先是弄清含義,這是思考的前提條件。讀的越多,思考的原始材料就越豐富;讀的越細,就越能啟發思考的靈感,引起疑問,引出新的想法,逐步深化對問題的認識,進而開啟創造的閘門。
食用菌方面經典的好書很多,讀這些好書能發現并提出問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傳統觀念給我們造成一個錯覺,就是讀書就是為了學習。這是以偏蓋全的說法。有些菌界同仁讀了許多相當多的食用菌方面的書籍,凡書籍上寫的都相信,甚至崇拜,只知復述書上的觀點,沒有自己的看法,這是很可悲的。在從業過程中也不會有太大的造就的。積極的讀書方法應當是“發現法”,邊讀邊理性思考。思考有所悟以后,還要拿回實踐中再次進行檢驗,看看書本上的東西、自己思考的東西是否合乎實際,是否真有道理。這是認識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通過再檢驗不斷發現新的問題,在實踐中不斷補充,完善和提高,直至有所創新。
古人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與“思”自古以來就是一對“孿生兄弟”。
養成理性思考的學習方法,就要像給機車加油、為電池充電一樣,不斷把理性注入我們的天性。
在當今“鼠標輕點,網羅天下”的數字化時代,信息可以搜索,創造的靈感“搜索”不來;資料可以“拷貝”,創新的思想無法復制。況且這個行業虛假技術泛濫,行業騙子橫行。理性思考鮮明的創造性,就是及時清除橫亙在食用菌發展道路上的種種“路障”, 這就要求我們菌界同仁在加強業務學習中吐故納新,使自己的思想始終保持活力。從而使理性思考在呵護中,走出經驗主義的怪圈,如果我們菌界同仁理性思考的透一些,對問題的把握也就更準一些、辦法就更多一些,解決起來就更徹底一些。愿菌界同仁都能理性思考!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