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很多食用菌從業人員有一個的觀點,認為科研部門的作用不大,生產成敗主要取決于實踐。筆者認為食用菌產業雖然實踐性很強,但離不開理論的指導,只有理論緊密聯系于實踐,才能把這產業做大做強。
科研是食用菌發展的動力。那么如何提高食用菌科研能力至關重要。筆者談點自己的看法。
一是要有好的食用菌科研選題。
選擇一個主攻方向明確的選題是食用菌科研工作成敗之關鍵。選題要能夠準確把握食用菌科技發展趨勢,敏銳辨識食用菌學科發展動態,這樣,經過食用菌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可能會出現大的食用菌科研成果。否則,不但不能取得成果,還可能浪費大量的人力、財力,食用菌科研人員幾年、幾十年的心血也將付之東流。
二是要有好的食用菌科研思路。
好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推動了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我們要摒棄保守落后的思想,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從食用菌源頭、系統集成以及引進消化吸收等方面進行創新和再創新,以推動食用菌科研的不斷進步。
三是要有好的科研設計。
食用菌科研設計的質量直接影響到食用菌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嚴密性和代表性,是實驗數據處理的前提,決定著食用菌科研的成敗。因此設計要合理,起點要高,這樣取得成果的可能性就大。食用菌科研是食用菌學術發展的基礎,一定要面向菇農和企業,立足于食用菌產業發展。
分析當前食用菌科研的現狀時,目前有些食用菌的科研只是為了發幾篇論文,嘩眾取寵,華而不實,根本不能解決食用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對于食用菌的科研也非常不利。我衷心希望,食用菌界科研人員要團結協作,腳踏實地,共同提高食用菌科研水平,為我國食用菌產業做出更大的貢獻。參考文獻略(作者myb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