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這個社會相信“風水”的很多,食用菌界也概莫能外,從事食用菌產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那么對地利如何解釋?筆者對“風水”雖毫無研究,但我們可以從“風水”來解釋行業中的一些現象。
走了很多食用菌產區,同樣的技術、菌種在不同地區生產的效果確實有明顯差異,我省某黑木耳產區的一大批技術人員走出了家鄉,分散到各地從事黑木耳產業的推廣,但據我掌握的是成功的少,更多的是損失慘重,是這些人水平不行,也不盡然,很多在家鄉種菇還頗有名氣。但為什么換了個地方就不行了呢?我們不能不講食用菌生產的“風水”問題。
吉林省食用菌產區主要在東部山區,筆者也無數次調研這些地方,突出的感覺是這些產區都是“山環水抱”,“玉帶環腰”,蘑菇棚、黑木耳出耳袋大凡都在在河流的旁邊,往往還背靠大山。山區的小氣候獨特,給食用菌生長創造了很好的生長條件,食用菌產品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也好。這些山水相擁之中的聚氣格局中!應該說是食用菌生長的最佳的位置!
相反,吉林省西部地區就沒有這些生產食用菌好的“風水”,多數地區無山缺水,不時的干旱,時常刮起的大風,具備不了食用菌生長的小氣候條件,自然效果就不理想。
一個食用菌企業最終的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效益,企業創建起始自然要考慮投資環境, 那么食用菌企業廠區的選址對企業來說也很重要,并且要注意的事項更多。廠區地址選在哪個方向,哪個方位,哪個區域呢?確定了區域,廠房的建造朝向應該怎樣?廠區所在地的內外部環境怎么規劃?交通運輸是否方便、用電需求是否有保障,供水、水源、排污是否能滿足要求。政府是否重視,是否提供寬松的環境。當地民風是否強悍、治安狀況好壞等。這些自然要充分考慮這些“風水”。比如在選擇企業場址時, 講求開闊,接納八方生氣,考慮企業正前方的開闊,要求不能有任何遮擋物,比如圍墻,電線桿,廣告牌和過大遮掩的樹木等等。講求企業門前的開闊,可以使企業面向四方,不僅使企業的視野開闊,還可以讓在較遠處的顧客能看到企業,這樣就可以將企業經營的食用菌產品信息傳播出去。“風水”把這種信息的傳遞,叫作氣的流動,有了氣的流動,就有了活力!從企業的角度說,顧客和行人接受了企業的商品信息,就可能前來訂購。這并不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