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幕式現場
易菇網訊:10月29日,貴州省微生物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在貴州省農科院舉行。貴州省微生物學會理事長劉作易、貴州省科協副主席劉炳銀、貴州大學教授梁宗琦、貴州省農科院副院長周維佳、貴州省科協學會部部長李昕、貴州省微生物學會食藥用菌專業委員會主任朱國勝、銅仁學院副校長王嘉福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坐。開幕式由劉作易研究員主持,全省微生物領域100多人參加了此次年會。
開幕式上,貴州省科協副主席劉炳銀、貴州省農科院副院長周維佳先后致辭,朱國勝研究員介紹了貴州省委、省政府及各地市縣政府近兩年對食用菌產業出臺的各種政策、舉措及大事件。2017年,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貴州綠色農產品風行天下”的決策部署,食用菌被列入“貴州綠色農產品風行天下”的重點品種,為此省政府成立了省產業扶貧蔬菜工作專班,研究制定了《貴州省食用菌產業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提出用3年時間,力爭全省食用菌種植規模達到40萬畝(40億棒),產量達到240萬噸,產值達到300億元,累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0萬人脫貧。竹蓀、冬蓀等特色品種領跑全國,成為全國茶樹菇、羊肚菌、灰樹花、姬松茸、靈芝等珍稀品種的重要生產基地和野生食用菌的重要撫育基地。

梁宗琦作報告

劉作易作報告

邱樹毅作報告

朱國勝作報告

翁慶北作報告
此次年會主題為“食用菌資源利用與開發應用”,在開幕式后的大會主題報告環節,特邀貴州大學梁宗琦教授作《真菌資源與生態學融合研究的實踐與思考》,貴州省農科院劉作易教授作《漫談微生物研究與進展》,貴州大學邱樹毅作《醬香大曲的微生物多樣性研究》,貴州省農科院朱國勝研究員作《貴州食用菌產業形勢分析及對策建議》,貴州師范大學翁慶北教授作《昆蟲桿狀病毒的潛伏感染》。29日下午,還安排了6個會議報告,內容涉及P-body組件分子、細菌基因組編輯及應用、食用菌大數據研究等多方面。會期,還安排了學會理事增選,易菇網總裁張升明代表學會新增選理事進行了發言。

陳錚紅作報告

溫貴蘭作報告

孔軻作報告

吳杰作報告

劉建魁作報告

張升明發言
據易菇網了解,貴州省微生物學會自2009年開始,每年舉辦學術年會,為貴州省微生物學科建設、學術交流、產業發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過去的幾年時間,貴州省微生物學會食藥用菌專業委員會針對全省食用菌產業情況,積極組織專家圍繞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全省各市州和縣區的需要,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完成了《貴州省“十三五”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貴州省食用菌產業裂變發展調研分析報告》、《貴州省農業供給側改革產業裂變發展-食用菌裂變方案》、《貴州省脫貧攻堅投資基金扶貧產業化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2016-2018)》、《貴州省食用菌產業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等;還為黔西南州和畢節市等提供了產業決策咨詢,作《大力發展草腐菌——實現石漠區域食用菌產業扶貧》、《圍繞異地搬遷扶貧——大力發展貴州特色優勢竹蓀產業》、《黔西南食用菌產業發展問題及應對策略》、《貴州草腐菌產業現狀及發展思路》、《烏蒙山寶·畢節珍好之織金竹蓀和大方冬蓀》、《食用菌產業形勢分析及對策建議》和《貴州的紅托竹蓀和冬蓀》等報告,為納雍縣、織金縣、劍河縣、普定、普安等制定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方案;在義龍試驗區熟化建立紅托竹蓀發酵菌棒層架栽培技術,在大方建立冬蓀仿野生栽培技術并推進“大方冬蓀”申報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紅托竹蓀和冬蓀產業已向全省輻射;促成兩次全國天麻會議分別在德江和大方召開,推進了貴州天麻產業的影響力逐步上升,天麻藥食同源工作成為國家衛計委直接關心工作;推進了龍頭企業的引進及特色食用菌全產業鏈的構建,以上海大山合為龍頭的竹蓀冬蓀產業快速推進。2018年,貴州省微生物學會食藥用菌專業委員會將推進“國際食用菌產業扶貧大會”、“2018第二屆中國·納雍野生菌大會”等活動召開,并全面推進特色優勢食用菌全產業鏈科技支撐。

大會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