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JDKV710KI]U3L`[~5IEZV](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508/29/20-09-59-34-11944.png)
由中國菌物學會、易菇網、杭州市科學協會聯合舉辦的2015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暨第二屆中國食用菌博覽會將于9月3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海外海皇冠假日酒店舉行,同期在杭州海外海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食用菌博覽會,將設置100余個展位展出各類食用菌機械設備、原輔材料及干鮮菌類產品等。
食用菌栽培具有“不與人爭地,不與地爭糧,不與糧爭肥”的本質特征,一直以來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被視為朝陽產業。目前,我國食用菌年產占世界總產量的75%以上,食用菌產品出口126個國家和地區,食用菌出口量約占亞洲出口總量的80%,占全球貿易量的40%。中國已成為世界食用菌生產的第一大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李玉教授曾預言,未來10至30年,我國有望從食用菌大國發展為食用菌強國。
當前,在資本注入、技術更迭、市場驅動、品牌增效、營銷革新等多種因素作用下,食用菌行業產、學、研的局面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整體來看,我國食用菌產業成本上升,產業效益明顯下降,企業和農戶生產積極性有所降低;食用菌機械化、設施化水平逐漸提高,傳統農戶和小型企業失去優勢并被迫面臨轉型;香菇等傳統栽培品種向集中制袋、分散出菇和工廠化、集約化模式轉型且漸成趨勢;原材料緊張和替代物研發存在瓶頸。在“新常態”下我國食用菌產業如何實現轉型,如何順應互聯網時代走出一條適合產業發展的“蛻變”之路,食用菌企業如何進行資本運作、技術革新、品牌推廣、渠道建設,如何為企業和產品注入文化內涵,這些問題都成為廣大食用菌從業者不可回避的問題。
食用菌專家會師杭州,“論劍”菌菇談困境說出路
2015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的主題為“謀定而動、順勢而行”,第二屆中國食用菌博覽會則以“聚交合作、博展未來”為主題,圍繞產業發展新態勢,在會議策劃和組織上力求做到有傳承、有堅守、有創新、有突破。據悉,大會組委會邀請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魏江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杏忠、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金霞、世界食用菌生物學與產品學會主席譚琦、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邊銀丙、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食用菌分會秘書長劉自強等30多位專家學者及企業家,親臨現場作報告,分別就《從食用菌產業發展看生物時代產業革命前景》、《從國際菌物產業談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我國食用菌產業的現實困境與出路》、《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發展現狀與趨勢》、《從基礎研究角度透視食用菌生產十大技術難題》、《我國食用菌企業生存之道》等主題作報告。
此外,本屆大會還將開設“藥用真菌應用與開發研討會”環節。來自浙江中醫藥大學、杭州市中醫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杭州柯氏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學者將對藥用真菌開發進行學術探討。
食用菌“品牌化”成趨勢,業內企業愈發重視
早在2013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了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品牌的要求;2013年12月,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讓品牌來保障人民對質量安全的信心。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又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長期以來,品牌建設都是食用菌企業發展的“短板”。據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50家農業龍頭企業的品牌知曉度不足10%。如何通過品牌區分、辨識進而引領發展,已成為初具產業化、規模化雛形的中國農業面臨的一大難題。為此,組委會特別安排了“中國食用菌品牌與知識產權高峰論壇”,這也是此次會議亮點之一。包括浙江大學卡特中心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在內的數家單位的專家將就品牌經濟時代的品牌價值再造、品牌創建中的符號體系設計、換個方法賣蘑菇、中國食用菌知識產權運營與保護等問題進行講授,為迎接新一輪以“品牌化”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浪潮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