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隨著食用菌市場的不斷發展,產業逐漸傾向于規模化和工業化。以標準化助推產業發展,是新形勢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在這種形式下,食用菌企業做標準,創新方法做標準已成為大勢所趨。中國香菇有著800多年的歷史,在近30年內成功走上現代市民餐桌,成為市民菜籃子里的最普通的一種好食材,并且在我國全球農產品貿易占據重要身份,無論是香菇產品規模與質量都處于任何國家與地區無可取代的地位。隨著香菇市場從原始形態到初級加工,再到香菇產品深加工,國內的食用菌企業逐漸走上了香菇規模化、標準化、周年化生產,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一場具有產業轉型升級意義的“香菇革命”。在香菇工廠化栽培之路,也順勢衍生了一項具有“綠色效應+經濟效益“的香菇菌棒工廠化生產技術。
據長汀縣南山英海食用菌研究所林佩瑛介紹,香菇菌棒工廠化生產技術具有生產效率高,每日生產菌棒5萬多,只用78人。一個季度可生產香菇菌棒500萬。每個工人只完成一道工藝,3天熟練掌握技術,這項技術適宜大規模生產香菇菌棒,尤其是是出口菌棒。該項技術采用先進設備和本所創新工藝相結合的工廠化手段生產香菇菌棒,從拌料、裝袋、滅菌、接種到培養都能很容易的通過技術實現。
據易菇網了解,長汀縣南山英海食用菌研究所創建的反季節覆土香菇標準化高效栽培技術,是當前技術最先進,效益最高,發展最快的香菇栽培新模式,現在幾乎推廣發展到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并且反季節覆土香菇單棒產量通常可達1kg以上,菇質特優,菇形圓正,菇肉厚實,菇柄細短。即使在高溫季節也能出菇,通過菌棒覆土、林地菇場、井水微噴來實現降溫,盛產優質夏秋菇,反季節的優質香菇在農貿市場十分走俏。
由于分散生產不能有效保證菌棒質量,制約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香菇菌棒工廠化通過“標準化、基地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促進食用菌產業控制質量提高質量,并且通過集聚集約效應推動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香菇菌棒的專業工廠化生產,不僅是食用菌生產方式的轉型,也是促進傳統農業改造,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體現,香菇菌棒工廠化將推動食用菌產業又一次現代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