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煲湯已不再是南方人的專利,人們越來越倡導健康飲食,煲湯進補被認為是最佳的方法。然而,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有的人喝湯竟然誘發了痛風。家住沈陽市的劉女士聽人說喝蘑菇湯好,于是就天天給家人做蘑菇湯喝,可是喝了沒有兩個月,劉女士的先生出現了腳趾關節疼痛難忍的癥狀,到醫院一檢查,被醫生診斷為痛風。
專家提醒:煲湯不一定適用于所有體質的人群,特別是蘑菇湯、海鮮湯等高蛋白的湯類,由于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質,進入人體后會產生尿酸,長期飲用可能會誘發痛風。
蘑菇中嘌呤含量較高
臨床營養師郝志軍表示:蘑菇中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富含18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鈣、鐵等礦物質,并且熱量低,有利于人體健康。
但是,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孫文廣提醒:蘑菇屬于高嘌呤食物,如果用蘑菇做湯,會使湯中含有較高的嘌呤,患有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人應有所節制地吃,不然有可能誘發痛風或使病情加重。
高嘌呤食物為何會引發痛風
風濕免疫科專家介紹說,痛風是高尿酸血癥最常見的一種表現,是體內尿酸過多、尿酸鹽結晶在關節處沉積的結果。當高尿酸得不到控制時,疼痛發作會越來越頻繁,癥狀越來越嚴重,逐漸波及到趾、踝、膝、指、腕等全身關節,尿酸鹽結晶不斷沉積,會慢慢形成結石一樣的痛風石。此外,高尿酸血癥還可能損害腎臟,引起急慢性尿酸性腎病和尿酸性腎石病。長期患有高尿酸血癥的人很可能造成慢性腎功能損傷甚至腎衰竭。高尿酸血癥若不積極控制、治療,還會引發心血管疾病。
而尿酸是人體內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如果人們進食過多富含蛋白質和嘌呤的食物,如各種肉類、海鮮和蘑菇,再加上很多人喜歡喝啤酒、喝高湯,就容易引起高尿酸血癥,尿酸沉積過多,就會誘發痛風。所以,痛風發病常與飲食有關。
如何預防痛風發作
要想預防高尿酸血癥和痛風,首先要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尤其是海鮮與啤酒、動物內臟一起食用。飲酒過量、吃得太油膩也不利于體內尿酸的正常排泄,要少吃油炸食物、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同時,專家建議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控制好尿酸水平。首先,要多喝水,保證每天有足夠的尿液,這樣有助于尿酸的排泄。第二,痛風在冬季容易高發,原因是冬天天氣寒冷,進食火鍋等食物的機會增加,使人們無意中攝入了更多的嘌呤。第三,要少喝酒。這是因為酒精會與尿酸爭奪被排出體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