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態特征。雙孢蘑菇又名洋蘑菇,屬蘑菇科,子實體中等大小,菌蓋直徑5-12厘米,初期呈半球形或扁半球形,后期近平展,白色近光滑,干時淡黃色。菌柄長4.5-9厘米,粗1.5-3.5厘米,白色光滑,有時具絲光,近圓柱形,內部實至松軟。菌環單層,膜質,生菌柄的中部易脫落,孢子褐色,橢圓形光滑,一般在擔子上生兩個孢子,主要生于富含腐殖質的糞草發酵物上。
二、栽培技術
1、蘑菇房的建造。在空閑地上依地塊大小和栽培需要可建造大小不同的菇房,先從中間挖1.5-2尺深,1.5尺寬的人行道,兩邊各留一米寬的菇床,上邊用竹片或木棍搭房架,蓋上塑料布,再蓋上草苫或玉米秸,兩頭要通風,屋頂設1-2個排氣孔。
2、培養料的配方和堆制法。如果按100平方米面積算,需用新鮮干燥無雜質麥秸2500斤,干燥無雜質的牛馬糞500斤,磷肥100斤,尿素20斤,石膏粉50斤,生石灰50斤。培養料的堆制法:將麥秸用清水濕透堆成一堆,將干牛馬糞磨碎加水堆成堆,1-2天后翻堆,麥秸一層,牛馬糞一層,并撒上磷肥和尿素,堆寬1.5米,堆高1.5米,長度不限要踩實。翻堆第一次七天,要撒入石膏粉和石灰,第二次6天翻堆,第三次5-6天翻堆,第四次5天翻堆,每次翻堆要上下內外調位,要注意麥秸的水分,用手捏麥秸,有3-4滴水為宜,麥秸手拉易斷即可施用。
3、培養料上床和播種。將上述培養料均勻地鋪到菇床上,料厚4-5寸即可,鋪好后關閉門窗。用甲醛0.5斤,加清水5斤用鐵鍋在菇房內燒開熏蒸10-12小時,打開門窗降溫至28℃以下方可播種。一平方米用菌種3-4兩,將菌種均勻地撒入培養料內,輕輕壓實壓平。適當通風2-3天,經常通風換氣。播種最佳時間是七月上旬。
4、覆蓋土。播種15天左右,待菌絲長出后用細凈土覆蓋,調濕覆土水分,標準是手捏成團,掉地即散,可覆土4-5厘米,注意平整。
5、菇房管理和水分管理。菇房相對濕度保持在90%左右,溫度30℃以下,最佳溫度是20℃,要常換氣并視覆蓋土的情況,適當噴水,待土縫中見到菇蕾釘頭大小時噴結菇水,出現黃豆大小菇蕾時,噴出菇水,水量要適當增加,通風管理和水分管理配合進行。
6、采收。蘑菇長到直徑2-4厘米時采收,隨采收隨去柄,切平整不帶泥根雜質,防污染,采好的蘑菇分級包裝而售。